守住灵魂

刘鸣泽

最近习近平同志满怀激情地肯定老干部是“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赞扬广大老干部“对党怀有深厚感情,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体现了老干部忧党爱国为民的情怀。”他满腔热情地希望广大老干部“珍惜光荣历史,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继续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积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广大老干部的高度信任和热情期待,同时也是党中央向广大老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为了完成党中央交给全国广大老干部的光荣使命和任务,作为一个退休老同志,理应增强新的使命感,绝不辜负党的期待。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履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特别是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不忘革命初心,坚守政治灵魂。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专题研究从严治国,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整体设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针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会上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约》,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化、制度化,对党的新思想、新论断、新理念做了新的归纳。同时,把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思想,以党内重要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标志性的成果,这是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里程碑。所以,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准则》这是我们全党的、当然也是我们每一个党员的重要的政治任务。

贯彻落实《准则》,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就是坚守政治灵魂,永葆政治本色。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我认为这是《准则》的核心。《准则》开宗明义就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生活严起。”习近平同志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这是中国革命和党的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有党建理论家认为,所谓党内政治生活是指党内全部政治活动,包括党内组织体系、党内文化、党内政治关系、党内制度等内容。通常主要是指党内组织思想文化活动、党内领导决策活动、党内关系、党内制度和党内行为状态等。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是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优化组织文化、优化执政环境、优化同志关系的重要措施,也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鉴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的需要,进一步加大管党治党的力度,坚持正风严纪、标本兼治,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准则》和《条例》,立起党的制度建设的两大标杆,把基本要求和立规建制结合起来,把思想建设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重点治标向重点治本转移,坚持标本兼治,努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过宽、失之过松、失之过软的问题,体现了管党治党全面从严的要求。

为什么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呢?我体会,应该从一般意义和当前的特殊意义来理解。

从一般意义上说,坚定理想信念,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由理想信念自身的地位决定的。我们党的党章亮明了我们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这是规定我们党性质的根本。如果抽掉了这个根本,就改变了党的性质,如果丢掉了这个理想,也就不成其为一个共产党员。《准则》第一条规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在这里,“精神支柱”、“政治灵魂”和“思想基础”,就是理想信念在党的思想上、组织上的崇高地位。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党的思想统一和组织的巩固,就没有什么先进性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可言。

那么,如何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在当前形势下的特殊意义呢?我的理解是:

首先,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提到“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的高度。党中央提出“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我们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始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的长征,发出的新的集结令。目的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是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接近。坚定理想信念,要自觉地把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把实现远大理想同实现近期目标联系起来,同努力实现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必须自觉拥护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在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我们每一个老干部作为自己的“主角”作用,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当前每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体现。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就要看是否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否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否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否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代表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习近平同志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特别重视以文化自信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在“四个自信”的问题上,我们决不能怀疑、决不能动摇。

第二,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提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自觉把坚定理想信念同兑现对党的忠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联系起来,同坚决遵守党章党规联系起来,增强法规观念、制度观念和纪律观念,纪要遵守国家法律,更要把遵守党纪放在前面,既要向自律的高标准攀登,又绝不践踏党的纪律红线。如果说过去党的一些基本要求是指导性的、应然的,那么现在《准则》里面的规定则是指令性的、必然的。《准则》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这些都是规定性的。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定,就是违背了党的规矩,不努力攀登自律的高峯,就很可能触犯纪律的红线。一方面,纪律是从严治党的铁的保障,另一方面,光靠纪律也是守不住的,必须立根固本。持守高尚的精神情操,筑牢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习近平同志说,对党的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在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在对党的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在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这为我们指明了忠于党的理想,严格自律的方向。

第三,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提到自觉解决突出问题,净化党的政治生态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思想武器,以“四个自信”为依据,同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准则》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这是向全党敲响的发聋振聩的警钟。近些年来,在党内外出现了一种危险的社会思潮,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这股思潮常常以“否定”、“重评”、“还原”的手段歪曲历史,否定崇高。有的人公开说“马克思主义中看不中用”,“共产主义是搞专制”,“社会主义把我们变得最穷”,鼓吹资本主义的宪政民主和新自由主义,他们从丑化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和英雄人物,到全盘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从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到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他们跟“四个自信”唱反调,腐蚀、动摇和瓦解人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破坏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毒化党的和社会上的政治生态。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种危险思潮及其影响,在我们的周围不同程度地时隐时现,致使一些人在“四个自信”上发生动摇。对此,我们老同志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问题意识,坚持我们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忠于党、忠于“主义”的政治定力,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为捍卫党的“主义”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在斗争中坚定自己的信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就是我们共产党员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这份信念。没有理想信念或信仰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老红军甘祖昌将军的夫人也有一句名言,她说,“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没有信仰,就什么都完了······人还没走,灵魂先走了!”面对着党的要求和《准则》的具体规定,面对着前辈的光辉榜样和苦心忠告,也面对着触目惊心的反面教员,我们也要自省自律,在坚定理想信念的道路上,一定要攀登,决不能滑坡,一定要固守,决不能动摇。只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了,我们才有资格“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