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委老干部局以离退休干部党建为抓手,积极搭建教育、活动和传播平台,加强文化养老,不断优化服务,为离退休干部“描绘”五彩人生。

党建牵头,引领弘扬“红色精神”

积极拓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模式,在社区、离退休干部社团成立兼合式党组织,建立起了党工委→基层党委→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党支部;党工委→直属党支部两种组织架构,单建支部由21个发展到现在的59个,在离退休干部社团、社区和老年大学建立了15个兼合式党支部,成立了16个微信群党支部。同时,制定了针对全区2468名离退休党员的三年轮训计划,每年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离退休干部网上党支部平台建设培训班,将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观看学习视频等传统培训方式和“互联网+”的新型培训方式相结合,使离退休干部党员培训更具实效性,引导了老党员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政治使命感。

文化养老,打造生活“金色晚景”

以老年大学为载体,结合离退休干部的实际需求,今年共开展电脑、声乐、器乐、书画、舞蹈、摄影、京剧等17个专业,32个教学班,注册学员1000多人;在养老场所、社区等老年人集中的场所建立老年大学教学点,开设书画、音乐摄影、广场舞等老年人喜爱的专业,让养老中心的老年人从单纯的生活养老向文化养老迈进;让社区居民就近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推进社区文化养老工作的开展。推进老年大学由单纯教学的“充电站”向为社会培育骨干的“孵化器”转型发展,培育离退休干部社会团体和文体骨干,先后建立了摄影爱好者之家、二胡爱好者协会、老年大学京剧团等团体,一大批的学员成为各文艺团体和村居的骨干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了文化养老的浓厚氛围。

创建平台,引导发挥“银色优势”

向全区各单位发起人才“集结号”,建立淄川区银发人才资源库。人才资源分门别类,设宣教、医疗、书画、音乐、舞蹈、体育等科目。充分利用离退休干部的特长优势,在各类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引导他们发挥作用。为传播国学和地方文化,从人才库里“搜索”到了许永兴、赵玉霞、蒲先和等14名文化底蕴丰富且热衷于传承传统文化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成立了“老干部讲堂”,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围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国学、民俗知识、淄川党史等进行宣讲30余次,受教育人数达4000多人次。

发挥余热,真诚推广“橙色奉献”

成立淄川区老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力量,打造具有淄川特色的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品牌。开展“法律大集”和义诊、健康知识咨询等活动20余次;组织48名退休干部成立摄影志愿者服务队,到敬老院等地为100余名孤寡老人进行爱心照相,免费拍摄爱心照片150余张;结合全区“扶贫攻艰战”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我为扶贫出把力” 和“我为淄川发展献计策”活动,向广大的离退休干部发出扶贫倡议,共征集到发展建议20余条,扶贫款4万余元;开展送书画、送戏下乡等各类活动157场,参与人员1000多人次,受益群众5万多人次,等等。

整合资源,畅通服务“绿色通道”

为满足离退休干部多元化要求,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质量。利用干休所服务管理工作的经验优势,成立“淄川区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设立服务大厅,开设离退休干部事务代办、代言、帮办、救助等服务窗口,拓宽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和功能,广泛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为全区5000余名离退休干部提供政策法规、医疗康复、养老托老、特困帮扶、人才资源、文体教育、家政维修、餐饮购物、旅游出行等社会化服务咨询,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居家养离退休干部服务,开辟了管理服务离退休干部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