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继续受教育,既是老年人的权利,也是现实需求。那么,东营广饶县的老年大学办学状况如何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老年大学,感受老年大学的魅力。

“几天不来心里就空落落的”

关帝庙街,早晨七点来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县城及周边的老年人骑着自行车、电动车朝这里涌来,熟人见面习惯性地碰个头、打个招呼。

“干啥去?”

“上老年大学!”

广饶县老年大学坐落在关帝庙街西南处,环境清雅,林木郁郁葱葱,建筑风格古朴。一迈进老年大学,阵阵墨香迎面扑来,走廊里挂满学员们的书画作品,教室里教师正在给学员们上课,交流讨论声、钢琴声、练歌声,声声入耳。

老年人是一个有着独特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的社会群体,物质养老仅仅是解决基础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文化生活是否丰富。

“我93岁了,县老年大学刚成立就进校学习,现在,老年大学的所有专业我几乎学了个遍,按学校规定,早就该毕业了,可几天不来心里就空落落的......”。谈起老年大学,书法研究班学员孙守贵老先生情不自禁地打开了话闸子。在县老年大学,像孙老这样的还有很多,他们一走进老年大学,就被吸引住了,在毕业上打起了“游击战”——一个专业课程完成后,又去学另一个专业课程,心生不舍情节,乐在其中。

该县老年大学何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除了有社会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办学上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目前学校共开设专业11个,拥有教学班26个,艺术团1个,研究会3个,注册学员1100余名,已形成为一所多学制、多学科、阶梯式、综合性的老年大学。

按照规范化办学要求,学校建立了校长负总责,办公室、教务处、宣教处各司其职的组织架构和班级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转。2016年,山东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赵明华带队来广饶县老年大学调研时,对学校的规范化办学给予了高度评价。硬件投入上,近年来累计投入200多万元修缮了校舍,购置了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琴等。课程设置上,坚持以老年人文化需求、爱好、兴趣为第一原则,征询老同志们的意见建议,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文化氛围营造上,发挥好校刊《晚晴》作用,每年出版2期,尽量选登学员作品;利用学校走廊、教室等悬挂标语,精选学员书画摄影作品展出。

同时,在办学上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坚持每年举办一届老年大学运动会,组织一次县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观,组织一次县外考察学习,有效增强了老年大学的吸引力,促进了老同志身心健康,增进了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积极契合学员健康养生需求,联合县电视台邀请中医养生专家试办了老年教育空中课堂,目前该节目已录播2期,收到了较好效果。

“基层办学大有可为”

据悉,截至2016年底,广饶县60岁以上人口已达11.3万,占总人口的21.7%,按照人口老龄化国际标准即“60岁以上人口占10%”的标准衡量,该县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

“有一段时间,来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很多,受教室和师资力量所限,一些热门专业甚至一座难求,新学员想进校门槛,就得有老学员出来。”该县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蒋振海说。

一方面是全县老年人基数大,文化养老意识逐渐觉醒,另一方面是县老年大学接纳承载力有限,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入学需求,怎么办?

“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区域间的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向社区、农村基层延伸,做大老年教育这块‘蛋糕’,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市里扶持力度也很大,基层办学大有可为。”广饶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任金升说。

近年来,广饶县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按照“市里定标准,县里抓督导、基层管建设”的模式,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新型农民学校、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载体,老年教学点在该县镇(街)、中心村(居)普遍建立了起来。

如今基层办学的状况如何?看一组数据,目前全县共建有基层老年教学点23处,其中4处被评为“市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近3年来,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新型农民学校、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载体,各基层教学点平均开设课程3门,共开展授课900余次,注册学员600余名,储备师资70多人。

听一下基层的声音,“目前,来家村老年教学点依托新农校资源,基本实现了办学常态化,我们聘请了镇上退休的3名老教师,抽农闲时间给周边群众讲孝道、教国画、学舞蹈戏曲,群众很愿意来学习。”花官镇老干部办公室工作人员任亭亭如是说。

老年教育作为新兴事物,它的成长需要精心呵护,该县老年大学充分发挥全县老年教育龙头作用,积极推进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经常性到基层送政策、搞培训,为基层校建立起了一整套务实管用的制度,有效提升了基层办学规范化水平。通过推进基层示范校建设,争取上级资金扶持10万元。探索成立名师巡讲团,不定期下基层开展巡讲,近两年来开展巡讲40余人次组织老年大学艺术团到基层学校所在地开展文艺演出,激发老年人入校积极性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为广饶的发展摇旗呐喊、贡献力量”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老年仍是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人生阶段,发展老年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老年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态度。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发挥好作用,为广饶的发展摇旗呐喊、贡献力量”,该县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崔金甲说。

他们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一首《我的祖国》在县文体中心广场响起,这是今年广饶消夏晚会县老年大学专场,台上演出的是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台下观众座无虚席。每年消夏晚会,县老年大学都举办专场演出,为全县人民送上文化盛宴。

“每次演出,看到台下观众热情的期盼,感到很知足,只要还能演得动,就要到更多的地方,为更多的群众送去欢乐。”县老年大学合唱团团长牛秋英说。牛秋英的话,代表了老年大学整个艺术团老同志们的心声。他们坚持每年举办京剧、吕剧、歌舞3场专场演出,进社区、村居,慰问困难群众,与敬老院老人同过“重阳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编排成各类文艺作品,引导教育群众,小品《妯娌和》、舞蹈《奶奶的晚年生活》在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此外,老年大学广大老同志积极围绕党和国家以及广饶县重大主题开展活动、创作作品,影响周围群众。近年来,他们积极参加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撰写“我的入党故事”,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畅谈十八大,建言十九大”等活动。每逢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庆,学员们自发组织开展主题书画展、摄影展,展示党和国家的辉煌历史,展示广饶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加强老年教育、重视文化养老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广饶县委、县政府将县老年大学新校建设列入全县前期推进类重点工程项目,这标志着县老年教育迈入新的起点,老年大学必将实现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