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积极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继续发挥老干部在服务大局中的作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干部工作与组织工作是浑然一体、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必须坚持“三个到位”,不断激励老同志为党的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一、高度重视,政策落实到位

庆云县始终把老干部工作作为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县委常委会专项研究、一把手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上抓,不断解决老干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老干部各项待遇落实到位。

(一)健全老干部工作领导机制。一是及时调整充实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组长,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推进财政、民政、人社、卫、文体等部门的职能服务向老干部倾斜,及时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老干部工作全面协调有序开展。二是建立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老干部工作列入县委年度工作要点,纳入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制定目标考评细则,增强了各单位各部门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约束力和内动力。三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老干部局、老龄办、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关工委等单位组成的涉老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压实责任、整体联动,充分整合涉老部门各类资源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二)认真落实政治待遇。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对老干部的尊重真正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邀请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老干部形势报告会、县情通报会,2017年以来共组织召开老干部情况通报会12次,及时传达上级精神、政策文件和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大决策、重大事项注重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共征集老干部的意见建议150余条,涉及到城市建设、项目引进、社会治安、民生工程等多个领域。每逢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县级领导班子带头走访慰问老干部,送去组织上的关怀和温暖。

(三)严格落实生活待遇。一是统一归口管理。进一步创新离休干部服务管理模式,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休干部全部纳入老干部局管理,对离休干部及遗属的服务管理、工资发放、抚恤金办理等实行同一标准。二是细化责任分工。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方案》,将落实离退休干部待遇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等,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跟踪督导。三是待遇优先保障。坚持老干部离休费、医药费单独列支,实现了离休费和护理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足额实报实销,2016年全县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总数295万元。离休干部去世后,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及遗属补助都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发放,未出现一例上访事件。

二、党建引领,思想教育到位

坚持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作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作为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激励释放正能量的主渠道,作为开展各类老干部活动和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

(一)抓学习,在提升素质本领上下功夫。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学习教育活动的同时,庆云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以“党员活动日”为载体,注重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力打造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全天候的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机制。坚持“四个一”学习制度,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周一次寓教于乐活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每月一次学习辅导,县直业务部门每季度一次集中学习,涉老部门每半年一次集中报告,认真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省市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抓好对党章党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政策的学习。

(二)抓组建,在优化组织设置上下功夫。今年,我县健全完善了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制度,由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兼任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出台了《中共庆云县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成员分工》、《中共庆云县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责》等制度,负责对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导、考核。本着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参加组织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原则,合理设置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全县共设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56个。在全县各单位开展离退休党员摸底统计工作,确保每一位离退休党员都能找到自己归属的党组织,全县1349名离退休党员全部纳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管理。注重加强对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业务培训,根据支部建设工作实际,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和分类指导目录,确保组织生活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三)抓载体,在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和各老年社团等载体,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文化养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广大老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结合老干部不同群体的兴趣特点,最大限度地把老干部网络到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中来,让每个老干部有一门兴趣爱好,有一个精神寄托。目前,全共建立音协、作协、门球、书画、舞蹈、戏曲、弹唱、垂钓、摄影等老干部协会组织30余个,老干部会员达2100多人,占老干部总数的70%。门球运动成为全县老干部人气最旺的活动品牌,每年一届的门球赛已举办7次,吸引周边县市的门球协会老干部800余次来我县观摩交流

三、搭建平台,作用发挥到位

充分发挥老干部政治强、情况熟、人脉广、经验足、办法多的优势,积极搭建平台,让老干部在各个领域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一)发挥专业特长,当好党委决策的“调研员”。注重加强老干部人才库建设,我们根据职业特点进行分类,建立了150余人的老干部人才信息库。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在党员群众中威望较高的优势,通过经常到群众家中走访串门,介绍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入了解广大党员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在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潜在优势和有利条件,找准加快发展的切入点和增长点,形成富有建设性的专题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同时,组建“夕阳红”知法用法宣讲队、老年医疗保健宣传队等,深入农村、社区进行巡回演讲。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次。
  (二)参与服务监督,当好干部作风的“监督员”。针对性安排部分退休老干部在一线协助开展工作,及时有效地监督基层干部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干部服务群众、勤政廉洁、依法办事的情况,增强基层干部的自我约束意识,确保党在基层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聘请部分老干部担任行风政风监督员在重点项目建设、干部绩效考核等重点工作中,让他们参与现场督查测评,充分发挥余热。
  (三)拓宽诉求渠道,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在处理复杂问题方面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动员广大老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帮助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基层和谐稳定。针对群众最关注的征地拆迁、土地补偿、低保办理等方面的问题,老干部们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监督,增进干群之间的了解,有效推动了重点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老干部们共调解矛盾纠纷15件,帮办实事好事12件,以实际行动书写了退职不褪色、退位不退责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