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酷爱跑步,除了大年初一,364天都有她跑动的身影;
    她是国际登泰山赛的“五连冠”;
    她在国内老年田径比赛中,曾一人独揽八项冠军;
    她跑出国门,整个亚洲老将田径赛场上没有敌手;
    她参加各项跑步比赛152次,共获金牌96枚;
    她不是专业运动员,她是一位73岁的退休教师,一位健康快乐的老人。

                                           陪老伴锻炼,与跑步结缘
      她叫陈序华,今年73周岁,是济南锅炉厂幼儿园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也是圈里有名的“冠军奶奶”。说起跑步这件事儿来,陈序华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为啥?人家越跑越年轻,并且一跑就拿冠军,咋能不乐。但陈序华并不是冲着得奖才跑步的,而是为了锻炼身体,确切地说起初是为了老伴的身体健康。
     20多年前,老伴李治坡因为颈椎增生住了院。这可让陈序华揪心了很久,还没老呢,就一身毛病,那等老了可怎么办呢?所以,等老伴一出院,陈序华便提出要给老伴的身体“补补课”。有事没事她就陪着老伴有意识地锻炼,从健身操到太极拳再到太极剑,她陪着玩了个遍。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序华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看到有很多人在跑步,她也跟着跑了两圈。两圈不过瘾再来两圈,等到别人都停下来休息了,陈序华还可以再跑两圈。“莫非自己天生就是跑步的料?”陈序华在老伴的鼓动下开始浮想开来。说来也巧,单位正准备开职工运动会,陈序华报名参加了她的第一场比赛,结果取得了长跑项目第二名的好成绩。除了信心倍增之外,陈序华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一发不可收拾。老伴也看出来了,还特别为她做了跑步计划。看架势,李治坡要把陈序华当运动员来锻炼。
     还真是,陈序华连续跑了两天,便坚持不住了,早上刚想睡个懒觉,就被老伴叫醒。“健康的体魄是白来的吗?想健康就要改掉坏习惯,想健康就得吃点苦。”在老伴的监督下,陈序华跑得很“辛苦”。不过她知道,老伴陪练的同时,对他自己也是一个锻炼。想到这,她一轱辘爬起来,和老伴摸着黑下去锻炼身体。因此,每天早上不到5点钟,人们总能见到两个老人一高一矮并肩跑步的画面,28年,雷打不动。如果遇上雨雪天气,那就不出去跑步了,在楼栋里“跑”楼梯。李治坡拿着计时器,从一楼到五楼,计时锻炼。每次锻炼完,陈序华的衣服都湿得透透的,而老伴李治坡也跟着计时喊数,忙得满头大汗。“你们整天这样瞎折腾,还真指望着跑出国门吗?”陈序华和老伴的锻炼计划,在不少人的眼里是“疯狂”的,他俩被人说了不少风凉话。不过,有些事,不一定得说出来,在她和老伴眼里,“读万卷书,不如跑万里路”,老了,谁笑到最后才是最后的赢家。
                                         一不小心,得了96个冠军
     在陈序华家里,四面墙其中有三面都是奖牌和奖杯,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从1990年开始,每年全国老将田径锦标赛、马拉松赛、全国大中城市长跑及省、市等赛事,哪次都少不了陈序华的名字。
     这位个头不高的老太太,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每次比赛,即便是出点意外,第一还是陈序华的。为参加国际登泰山赛,陈序华提前去泰山锻炼,一天两趟跑到中天门,一次锻炼中她突然头晕,住院后第二天拔了吊针照样上赛场夺得金牌。一直到2012年,她已经连续5年蝉联50岁以上登泰山组的冠军。有人说一把年纪了,不至于这么拼命地跑,陈序华不这么认为,她热爱跑步,她能听到跑步对身体的呼唤。这种感觉或许只有热爱跑步的人才能体会。
     2010年12月,在第16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中,陈序华一举夺得4枚金牌并破4项亚洲纪录,同时荣获亚洲最佳女运动员奖杯,这是该锦标赛开赛16年来中国人第一次得此殊荣。2011年6月在吉林举行的全国第13届老将田径锦标赛上,女子70-74岁年龄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和4×100米、4×400米接力的8块金牌,全部让她包揽。陈序华不仅跑出了国门,冲出了亚洲,还走向了世界。2011年7月15日,陈序华双手高擎国旗,荣耀地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运动场的颁奖台上,她以50分13秒和23分56秒22的成绩,分别获得第19届世界老将田径锦标赛女子70-74岁年龄组1万米银牌和5000米铜牌,是21位参赛中国选手中唯一获奖牌者。
     每次比赛,很多参赛老年人参赛前都要先翻一遍花名册,只要看到陈序华的名字就会叹一口气,“咱们还是重在参与吧。”跑步28年以来,陈序华在老伴的陪同下参加各项比赛152次,获得冠军96次,亚军17次,季军13次。对此陈序华开玩笑地说,“自己一不小心就能得冠军。”她是当之无愧的运动达人。
                                          跑起来,晚年获得新生
     陈序华说,这些荣誉来之不易。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也随之而来,陈序华的脚后跟上长了骨刺,只要一跑步就钻心般疼痛,但疼痛也不能停止锻炼的脚步。缠上纱布,继续跑,继续参加比赛。跑着跑着,陈序华的骨刺竟然被“跑”好了,不仅如此,跑步还治愈了她以前的腰肌劳损、心脏早搏等毛病。对陈序华来说,跑步不只是满载了荣誉,更让她获得了“新生”。在同龄人中,陈序华在面相上至少要年轻20岁,并且走路如“风”,气质非凡。每次出去活动,周围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曾经笑话过她和老伴瞎折腾的人现如今通通“倒戈”,加入到跑步中来。去年陈序华去医院查体,医生发现她的身体指标全部在正常标准之上,根本就不像是一位已经72岁的老年人。医生诚恳地向她请教如何锻炼身体,陈序华说,能跑步就行了。此后,跑步队伍里也有医生的身影。
     陈序华说,虽然他和老伴的退休金不高,但用就把它用好。一年需要花的钱他们分成三等份,一份基本生活保障,一份参加比赛,一份用来买运动设施和保健品。在他们的小家里,随手都能摸到健身用的东西,比如秤砣,是陈序华平时为了训练摆臂用的“装备”。最贵的一件是一个理疗床,夫妻俩狠狠心花了一万多买了下来。“运动养生我们不差钱,它比花钱看病省多了。”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
     因为经常出去参加比赛,陈序华了解到国外的老年人运动量比国内老年人要大得多。“大街上随处可见老年人跑步和锻炼,而这方面我们中国人意识有点落后。有时候咱们是不敢让老年人出来跑步,怕出事,老年人哪有这么脆弱?整天待在家里就安全无事吗?不运动运动才会出事!”陈序华说,人的身体就好比是水,所谓流水不腐,就是说要动起来,这个观点还影响了3个儿子。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她家“全家全民健身好家庭”称号,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家。
     “我能有今天的状态,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老伴的支持。”陈序华对老伴李治坡充满感激。“我们是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共同收获健康。”李治坡比陈序华大5岁,身体也是相当硬朗。
     陈序华说,她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在75岁之前拿到100个冠军。她要和老伴一直这样“跑”下去,健健康康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