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妈妈最近胃口有些差,不太想吃东西,想来我这里调理一下。朋友妈妈已经70多岁了,考虑到老年人胃口差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所以当时我也没有太在意,让他有空就带老人家过来找我。
不想, 还没等朋友带他妈妈过来,一周后,老人家就出现了恶心、想呕的情况,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住了两个多星期的医院才慢慢好转。
这个事例,再次提醒我,老年人出现食欲下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分类:正常?不正常?
就中医理论来说,人的食欲主要与中医所讲的“脾”的运化功能有关。食欲减退,说明脾的运化功能下降,这种下降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非正常的。
正常的食欲下降,是指随着年纪的增大,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会出现自然的衰退过程,所谓“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就是这个道理,但这种自然的衰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不影响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不需要特殊处理。当然,如果想调理的话,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的药物如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理中丸等。
非正常的食欲下降多数来得比较突然,常影响日常生活,会伴有其他的不适感,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中医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讲法。
老年人非正常的食欲下降,最需要警惕的就是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老年人在厌食的同时,如果还伴有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大便潜血阳性等情况时,一定要先排除消化道肿瘤。在检查方面,如果合并症状比较明显,如合并有明显的胃痛或腹痛,那么,胃镜或肠镜检查是最佳的选择。
有些老年人不愿意进行胃肠镜检查,觉得比较痛苦,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也可以先作腹部CT检查。
除此之外,最好还能抽血检查一下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CA125、CA242、CA50、AFP等。不管进行何种检查,都建议老年人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情况进行判断并给出合理、系统的检查方案。
除了脾虚,还可能肝郁
当然,不是所有的食欲下降都是由肿瘤引起的,胆囊炎症、消化性溃疡病、糖尿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会引起厌食情况,这些疾病比较容易确诊,治疗起来也不困难,因此不用担心。
也有些老年人,虽然有明显的食欲下降、消瘦、营养不良等表现,但经过医生反复详细的检查,最后还是没有查出明确的疾病,这种情况也不罕见。
这是因为,虽然食欲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但“脾”的运化功能要受到中医“肝”疏泄功能的调控。这里“脾”就类似一台机器,而“肝”就像机器的开关,开关不开,机器是不能运转的。本来老年人退休后,工作压力消失,生活压力减少,应该比较开心才对,但现在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多、“啃老族”的出现,很多老人会因为经济拮据、生活孤独或亲人去世等原因,而出现沮丧、压迫感和厌世等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在中医称为肝郁,肝郁就会制约脾,使之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运化功能,从而表现出厌食。而这些,使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是很难发现的。由于进食过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又会逐渐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甚至贫血等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通过多方面调整才能帮助老人恢复正常。比如家人应多陪老人外出散步、聊天,家人在一起聚餐也能很好地缓解老人的厌食情况。如果环境许可,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社区中其他人进行沟通及交流,这也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食欲。
症状比较轻的病人,平时可以使用一些疏肝解郁的中药治疗,如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食疗方面可以选择玫瑰花、合欢花等来泡茶;但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尤其是病人出现性格怪异,甚至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时,就需要到心理门诊进行诊治。一般经过规范治疗2周后,病人的厌食情况就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药物引起的,生姜能帮忙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药物对食欲的影响也不能忽视,随着年纪的增大,很多老年人都是百病缠身,甚至会出现“吃药比吃饭还多”的情况。事实上,很多药物对胃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药物时,最好能查看一下药物说明书,尽量选择对胃影响较小的药物。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会损伤胃黏膜或影响食欲的药物,则可以考虑与胃黏膜保护剂共同使用。
在所有药物中,感冒药和抗生素是最容易造成厌食情况的。因此,如果只是轻微的感冒,建议老年人尽量用中药治疗。对于那些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的厌食、想呕的情况,可以先给老年人服用小柴胡颗粒,或用生姜和法半夏(各6克)煮水来处理,一般都能改善。如果仍然无法改善,就需要到正规的中医师那里根据体质情况进行调理。
除此之外,引起老年人食欲下降的原因还有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饮酒吸烟等。因此,遇到老年人食欲下降的情况,应该谨慎处理,首先找到引起厌食的原因,对因治疗才最关键。
不想, 还没等朋友带他妈妈过来,一周后,老人家就出现了恶心、想呕的情况,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住了两个多星期的医院才慢慢好转。
这个事例,再次提醒我,老年人出现食欲下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分类:正常?不正常?
就中医理论来说,人的食欲主要与中医所讲的“脾”的运化功能有关。食欲减退,说明脾的运化功能下降,这种下降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非正常的。
正常的食欲下降,是指随着年纪的增大,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会出现自然的衰退过程,所谓“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就是这个道理,但这种自然的衰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不影响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不需要特殊处理。当然,如果想调理的话,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的药物如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理中丸等。
非正常的食欲下降多数来得比较突然,常影响日常生活,会伴有其他的不适感,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中医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讲法。
老年人非正常的食欲下降,最需要警惕的就是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老年人在厌食的同时,如果还伴有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大便潜血阳性等情况时,一定要先排除消化道肿瘤。在检查方面,如果合并症状比较明显,如合并有明显的胃痛或腹痛,那么,胃镜或肠镜检查是最佳的选择。
有些老年人不愿意进行胃肠镜检查,觉得比较痛苦,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也可以先作腹部CT检查。
除此之外,最好还能抽血检查一下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CA125、CA242、CA50、AFP等。不管进行何种检查,都建议老年人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情况进行判断并给出合理、系统的检查方案。
除了脾虚,还可能肝郁
当然,不是所有的食欲下降都是由肿瘤引起的,胆囊炎症、消化性溃疡病、糖尿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会引起厌食情况,这些疾病比较容易确诊,治疗起来也不困难,因此不用担心。
也有些老年人,虽然有明显的食欲下降、消瘦、营养不良等表现,但经过医生反复详细的检查,最后还是没有查出明确的疾病,这种情况也不罕见。
这是因为,虽然食欲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但“脾”的运化功能要受到中医“肝”疏泄功能的调控。这里“脾”就类似一台机器,而“肝”就像机器的开关,开关不开,机器是不能运转的。本来老年人退休后,工作压力消失,生活压力减少,应该比较开心才对,但现在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多、“啃老族”的出现,很多老人会因为经济拮据、生活孤独或亲人去世等原因,而出现沮丧、压迫感和厌世等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在中医称为肝郁,肝郁就会制约脾,使之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运化功能,从而表现出厌食。而这些,使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是很难发现的。由于进食过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又会逐渐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甚至贫血等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通过多方面调整才能帮助老人恢复正常。比如家人应多陪老人外出散步、聊天,家人在一起聚餐也能很好地缓解老人的厌食情况。如果环境许可,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社区中其他人进行沟通及交流,这也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食欲。
症状比较轻的病人,平时可以使用一些疏肝解郁的中药治疗,如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食疗方面可以选择玫瑰花、合欢花等来泡茶;但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尤其是病人出现性格怪异,甚至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时,就需要到心理门诊进行诊治。一般经过规范治疗2周后,病人的厌食情况就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药物引起的,生姜能帮忙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药物对食欲的影响也不能忽视,随着年纪的增大,很多老年人都是百病缠身,甚至会出现“吃药比吃饭还多”的情况。事实上,很多药物对胃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药物时,最好能查看一下药物说明书,尽量选择对胃影响较小的药物。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会损伤胃黏膜或影响食欲的药物,则可以考虑与胃黏膜保护剂共同使用。
在所有药物中,感冒药和抗生素是最容易造成厌食情况的。因此,如果只是轻微的感冒,建议老年人尽量用中药治疗。对于那些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的厌食、想呕的情况,可以先给老年人服用小柴胡颗粒,或用生姜和法半夏(各6克)煮水来处理,一般都能改善。如果仍然无法改善,就需要到正规的中医师那里根据体质情况进行调理。
除此之外,引起老年人食欲下降的原因还有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饮酒吸烟等。因此,遇到老年人食欲下降的情况,应该谨慎处理,首先找到引起厌食的原因,对因治疗才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