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草药或者其他物品放在患处,加以覆盖、包扎,用以治疗外露疾病的方法,叫做罨包疗法。罨包疗法是中医简易外治法之一,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罨包疗法可分干罨和湿罨两种。如将药粉撒于患处,称为干罨;将药液蘸于包布上,称为湿罨。我根据临床所见,搜集并整理了几个运用罨包疗法治疗常见杂症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1.三黄水湿罨法
    案例:35岁的张先生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眼屎增多5天,自用氯霉素眼药水、地塞米松眼药水治疗4天未见效,到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红眼病(细菌性结膜炎),建议改用三黄水湿罨法治疗。经治疗2天后症状缓解,3天后痊愈。本法适应证:红眼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所致的眼睛红肿、疼痛、眼屎增多。
   使用药物:黄连6克,黄柏6克,黄芩6克。
   治疗方法:把上述三种中药洗干净,放在搪瓷杯中,冲入刚烧沸的开水约150毫升,盖上杯盖;15分钟后打开杯盖,用无菌纱布蘸上药
水趁热(以不感烫眼为度)清洗患眼,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按:中医学认为,黄连、黄柏、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和消肿之功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连、黄柏、黄芩具有抑制细菌、抑制病毒、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故三药合用对红眼病有良效。
    2.蒸包外治法
    案例:56岁的何大妈不慎扭伤腰部,出现疼痛不适症状,自用风湿药酒治疗半个月未见缓解,到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腰部软组织扭伤,建议改用蒸包外治法治疗。经治疗6天症状缓解,10天症状消失,再巩固治疗3天后痊愈。
    本法适应证:主治扭伤、跌伤、风湿性肌肉疼痛等。
    使用药物:当归60克,羌活50克,乳香40克,没药35克,以上各药均研为细末,黄酒500毫升。
    治疗方法:把上述药末分别装入一个宽约4厘米、长约6厘米大小的干净布袋内,放入烧开的锅中,隔水蒸15分钟后取出,外涂黄酒适
量,趁热敷于患处;每天早午晚各一次。
    按:中医学认为,当归、羌活、乳香、没药均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黄酒具有活血、加强药物渗透力的功效。故以上诸药合用,再加以沸水蒸煮,对扭伤、跌伤、风湿性肌肉疼痛等有良效。
    3.冰囊外治法
    案例:45岁的黄先生因高烧1小时,鼻孔出血15分钟到某诊所就诊。诊所医生诊断为感冒并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诊所条件有限,医生决定转上级医院治疗;与此同时,给予冰囊外治法治疗。转院途中,黄先生症状缓解,送到医院后症状基本消失,经由专科医生进一步治疗,3天后痊愈。
    本法适应证:高烧、头痛欲裂、前胸疼痛,或鼻孔流血不止者的急救处理。
    使用物品:冰块适量,装入一个宽约4厘米,长约6厘米的干净布袋内。
    治疗方法:高烧、头痛者放在前额处;前胸疼痛(外伤疼痛适用,心绞痛、心肌梗死慎用)者放在前胸处;鼻孔流血不止者放在鼻梁处,并稍加压;待以上症状缓解后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按:中医学认为,冰块为大寒之品,具有降阳、镇厥、安抚之功效,而高烧、头痛欲裂、前胸疼痛均属阳亢;现代医学物理学证实冰块能降温、收缩血管,从而起到间接止血作用。故冰囊外治法对上述诸症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