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邢春燕 济南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睡眠呼吸障碍分会委员,济南市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委。擅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感染性疾病、胸膜腔疾病、支气管肺癌等呼吸内科疾病的诊疗。先后主研、参研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定向气囊保护性毛刷》获2010年国家发明专利。
春末夏初,气候多变,是一个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而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虽然得感冒咳嗽的人较多,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咳嗽的人就一定得感冒了,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反复的咳嗽可能意味着一些预后不良的疾病,因此不可大意。
感冒引起的咳嗽,吃药打针要适度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所以咳嗽对机体是有益的。但剧烈咳嗽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感冒和流感是引起咳嗽的常见原因,但是老百姓总会有一个误区:一提咳嗽就觉得肯定是感冒了,一感冒就吃消炎药、止咳药,再或者扛过去,稍微严重点的就去诊所打个针,几天不见好转才会考虑去医院检查。把咳嗽当成感冒来治是普遍现象,但如果误诊了,既耽误治疗,又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药咳嗽未必都是感冒,老年人需谨慎对待吃多了还会有副作用。即便是感冒引起的咳嗽也不能乱吃药,针更不能乱打。
现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很普遍,很多患者觉得我生病感冒了就是有炎症,我到医院来就是想打打针,你就得给我输液,打抗生素。但是医生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病情诊治的。不是生病就必须打针,打针就必须打抗生素,虽然有时这样见效快,但并不是对什么病都起作用,像是对于病毒感染抗生素就没有作用。但是由于很多患者不理解,现在的情况是变成了患者要求医生开药打针。一般病情有需要了才会打,像是细菌感染性肺炎就必须要打了。
咳嗽并不都是感冒,
老年人咳嗽常见的几种因素
对于老年人而言,长期反复的咳嗽是不能大意的,因为这样会使一些重要的疾病被延误诊治,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影响疾病的治疗时机和效果。还是要尽早去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病因的可能。下面的几种咳嗽就不是感冒引起的,所以尤其值得老年人关注。
药物引起的咳嗽
因服用某种药物而出现的咳嗽,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常见引起咳嗽的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这是一种降压药,主要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治疗,在服用此类药物后,有1%~30%的人会出现咳嗽。因此,它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老年患者老是咳嗽,夜间和睡前咳得也很频繁,还觉得嗓子痒和咽部有异物感,以为就是感冒、咽炎或气管炎等,但使用消炎药、止咳药治疗后无效。最后到医院经检查和询问发现她咳嗽的原因是患有高血压,而且最近调整了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引起她咳嗽的根源。像她持续咳嗽的症状可以咨询医生,将其所服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或停用;对不能停用者,可改用其他药物,或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等。多数患者在停药或减量后,咳嗽会自行消失。也有部分患者在连续用药数日或数周后,症状自行减轻或消失的。
老年慢阻肺患者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简称,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变。这是一组以慢性气道阻塞、通气受限为特点的病变,典型表现是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全身疲乏无力,严重者可以出现发绀、头痛及意识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发病久了可能会演变为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5%~30%。
由于现在气候干燥多变,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一旦出现咽痛、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咳黄脓痰、气急加重伴喘鸣、发热等症状时,多为病情急性发作。如家中有药且具备一定医学常识的患者,可以根据以往经验用药,但如果用药三天不缓解或症状加重时,应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对于慢阻肺患者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要重视流感和肺炎的预防,建议在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和减少感冒,也可以同时接种肺炎疫苗。接种肺炎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可持续4年以上,可以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是一种疗效好、方便、经济的预防方法。老年患者平时要多喝水,饮食以清淡、温软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的食物;主要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戒烟,吸烟是引起慢肺阻的一个主要因素,停止吸烟可以使病情以及肺功能恶化终止或延缓。
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老年人多见,一般多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咳嗽常于春秋季反复发作,还会出现嗓子痒、流鼻涕、打喷嚏等,且在夜间、清晨、受凉或运动后易出现或加重,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较易被患者或医生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老年患者如知道自己对何种物质过敏,应避免与它接触,像是粉尘、皮毛、油漆、药物等。不同患者有不同的致敏原,在春夏季节大多为花粉、柳絮。如不明确因为何种物质过敏,应去查一下过敏原,对于空气性过敏原,可以到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老年患者日常生活中也应多注意防护,像是柳絮过敏者,出门可以带上口罩进行防护;花粉过敏者则应尽量减少外出等。适时增减衣服;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床上用品常晾晒常更换;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唱歌或做呼吸操,能增大肺活量,起到加强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抗病力的作用。
上述的几种咳嗽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另外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以及患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初始的症状也可以是咳嗽、气喘或咽部不适,注意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的区分,有这类病症的老年患者还是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治疗,以免延误了治疗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