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多项措施,支持鼓励老年人就近入学,倾力打造“十分钟”教学圈,大力推进老年教育向社区延伸。
搞好顶层设计。把社区老年教育事业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各街道把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着力推进老年教育进街道、进社区,提出有条件的社区都要积极开办老年大学,构建“十分钟”教学圈。提出到2018年底前,所有社区均要设立1个班次以上的老年大学或教学点,实现老年教育全覆盖。截止目前,依托市级“开放式”活动室建立了3所市老年大学分校,全区38个社区都建立了老年大学,都有60平方米以上的教室,普遍开设了2个以上具有社区特点的专业教学课程,老年学员人数突破3500人。
建立社区老年教育联动体系。成立社区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区委老干部局、民政局、老龄办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社区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老干部局,主任由区委老干部局局长兼任。把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需不定期召开全区性社区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及时解决老年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街道及社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始终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经费到位、场所到位、人员到位,形成了区委老干部局抓总,各有关部门、街道、社区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
加大社区老年教育扶持力度。区委老干部局联合区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社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驻区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
会团体创办老年教育机构,或以场所、师资、资金等方式与街道社区联合办学。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120万元,扶持社区老年教育,支持社区老年教育教学机构的建设、教学经费补助。
夯实老年教育保障基础。将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纳入老干部局等相关部门责任考核体系,加大管理考核的力度,防治制度流于形式。各街道也把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事业列入了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各社区及其老年学校根据教学和管理的实际,制定了《社区老年学校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教室职责》等制度。区委老干部局加强日常的指导服务和督导检查,定期组织专人对各社区老年学校教学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各社区老年学校统一设计制作了校名匾牌,完善了教师、学员的档案、花名册和考勤表等资料。
增强社区老年教育吸引力。各社区老年学校始终坚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老年人的特点,教学内容贴
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老同志的需要,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与时俱进,增强了教学班的吸引力。去年,在和平、长北等38个设有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社区均开展了教学活动,除了开设传统的
声乐、舞蹈、书法、电脑、剪纸等短期班、特色班以外,还都开设了至少一门学制在一年以上的学制班,使很多零基础的老年学员能系统学习掌握相关技能,也使老年学校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学员队伍,有利于长远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