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及《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揭示了中老年人在互联网浪潮下的生活百态。
报告指出,中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的诸多功能方面进步明显,但是在网络安全方面防范能力仍相对薄弱。中老年人受骗信息类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被这些陷阱“坑”过的人群比例依次达到60.3%、52.3%和48.6%。
此外,报告还指出,被骗的老年人中很大一部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并且具有经济自主性。在有被骗经历的老年人中,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中专/职高学历,中等收入和高收入老年人居多,99.4%的老年人都有医疗保险。从经济自主性来看,有受骗经历的老年人中41.1%表示家里的重大支出由自己决定,37.5%的老年人表示是共同协商决定,仅有16%和5.4%的老年人表示是由配偶和子女决定。
对此,有人认为,中老年人虽然具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但信息甄别能力需加强,应该加强学习,同时不能因为担忧和顾虑就放弃使用互联网,不做新科技的“边缘人”。此外,涉及钱财的要多加注意,不贪“小便宜”,在网上遇到不明确的信息时,应该多和家人商量,多寻求帮助。
各位“家”人,对于中老年人网上受骗,以及“中高等收入老年人受骗居多”的现象,您怎么看?您或者周围老年人,有在网络被骗的经历吗?您如何防止网上受骗?对您来说,网络信息甄别上有什么困难呢?欢迎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