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县深入推进“文化惠老工程”,落实财力、物力、人力和政策保障,拿出真金白银,增加“文化惠老”的“含金量”,以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成果提高全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活动有场地。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加强县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和健身站点建设的基础上,致力于全县各乡镇、社区、行政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全县共建成标准化老年活动室33个,72个村建起了文化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真正成为老年人从事文化活动的主阵地。老年人除演出农民喜爱的传统古装剧外,还利用说身边人、唱身边事的形式,积极编排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婚育新风等方面的节目,并到各村进行巡回义演。

展示有舞台。在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以组织好“情暖敬老院”、“快乐夕阳红”等文化健身展示活动为契机,义务为老送戏下乡200余场,送书画下乡6次,送图书下乡12次。县两夹弦剧团积极开展“戏曲敬老”活动,编排的《夕阳情》、《金纽带》等5个新剧目参加省戏曲大奖赛并获奖。马集南路琴书、杜堂旱船竹马、张湾狮子秧歌等老年文艺节目,多次在参加省市举办的老年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获奖。目前,全县组织成立老年秧歌队122个,民乐队11个,曲艺队6个,业余剧团3个。

    学习有书籍。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了“老年小书桌”、“活到老,学到老”等群众性读书活动,积极引导社区、村庄在建好老年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兴办“老年小书桌”,订阅老年报刊。同时,立足乡村实际,借助文化共享工程举办各类老年知识讲座,及时为各基层老年活动场所安装“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平台”、“爱读爱看精灵平台”,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阅读和信息查询,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文化信息资源带来的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