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摄影师,他却没能为父亲留下一张照片,巨大的愧疚、自责让他无法心安。当又一位百岁老人因为家人的失误,未能留下生前照片时,他萌发出为八旬以上老人免费拍照的念头。他两年间走遍全县300多个村子,为3000多位八旬以上老人免费拍下精美照片。如今,他又移师城市,继续着他为高龄老人拍照的善举。他的孝心大爱感染了很多人,爱心在传递,许多人也加入到他的孝老敬亲的行列中来——
用镜头诠释孝爱,
痛心未能给老父留下相片,
欲为全县八旬老人免费拍照
2009年8月10日,河北省南皮县一家影楼的老板刘世强正忙着生意,这时,他腰间的手机响了,电话是老家的妹妹打来的,妹妹哭着告诉他:“哥,咱爸不行了,你快回来吧!”听了这话,刘世强大脑一片空白,急忙驱车往家赶。
回到家里,80多岁的父亲已因突发心梗去世。刘世强跪在父亲面前,握着老人那双已经冰冷的手,想到父亲临走前未能见上一面,他不由得痛哭失声。
缓过神后,兄弟姐妹们向刘世强要一张父亲的照片作遗像,他打开保存照片的柜子,翻着一沓沓艺术照、纪念照,却找不到一张属于父亲的照片。
“我搞了10多年摄影,相机换了几十架,竟然没有给父亲拍张照片,太不应该了!”看着家人失望的神情,刘世强捶着自己的脑袋,感到了深深的自责、痛悔。
刘世强14岁时,表哥在镇上开了家照相馆,他经常过去玩儿,表哥给了他一台淘汰的相机。刘世强爱不释手,自此,他着了魔似的喜欢上了摄影。
17岁那年,刘世强辍学了,他非常渴望拥有一台自己的相机,可那时家里穷,没钱买这种东西。刘世强听说卖血可以换钱,就背着家人,到县医院卖了两次血。拿着卖血得来的500元钱,他让表哥陪着他到沧州花420元买了台“海鸥”牌黑白照相机。
父亲看到儿子手中突然多了台崭新的相机,他知道这玩意儿价值不菲,就心生疑窦:这小子哪来这么多钱买相机呢?
在父亲再三逼问下,刘世强只得说了实话。听儿子说相机是用卖血的钱买的,父亲又心疼又心酸,他拍拍儿子的肩膀,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离开学校快一年了,刘世强整天拿着相机拍猫拍狗。父亲说:“你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庄稼人得找个正经事情做啊!”刘世强大着胆子对父亲说:“我想去北京学摄影,将来像表哥那样开个照相馆!”
父亲明白儿子的犟脾气,他二话没说,把家里最值钱的两头大肥猪卖了,然后把钱塞给刘世强,顺便敲打了他一句:“强啊,将来你要是弄不出啥名堂,咱家可就毁了!”
然而,刘世强到北京学了不到一个月,就打道回府了。在北京学习的费用太高,他一省再省,还是坚持不下去。回到家后,他在表哥的照相馆边干活儿边学习。1995年,父亲东拼西凑,帮刘世强在县城开了一家属于他自己的照相馆。
刘世强爱琢磨,摄影技术提高很快,加上他热情厚道,照相馆很快就打出了名气,靠着这门手艺,刘世强结婚成了家。父亲很欣慰,村里经常有上门给人照相的,每当有人要给他照相时,父亲总是自豪地说:“不照不照,我儿子就是干这个的!”
有时,刘世强也想请父亲到县城住几天,可老人怕打扰他做生意,始终不肯。如今,父亲过世了,自己连张照片也没给老人留下,还给别人照什么相?父亲刚去世那几天,刘世强被遗憾和自责压得难受,要不是妻子好言相劝,他差点儿把照相馆给关了。
2010年春节前的一天下午,店里来了位40多岁的妇女,说是要找摄影师到家里给快110岁的姥姥照相。一听是给老人照相,刘世强立刻就答应了下来。那女子说今天来不及了,过两天来接他。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刘世强天天都惦记着给百岁老人拍照这事儿,就连出去吃饭,也不忘告诉店员,如果那位妇女来了,就赶紧叫他。没想到,一晃到了腊月二十八,那个女子还没来。
刘世强坐不住了,到处打听那位老人的情况。县城本来就不大,再加上老人百岁高龄,刘世强很快打听到消息:那位老人几天前已经去世了。
那个春节,刘世强没有过好,父亲以及那位从未谋面的高龄老人的离世,让他的心始终无法平静。这两件事情让他深深地感到:孝敬老人,真的不能等啊!
这时,刘世强突然产生了个想法,为本县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拍照,为他们人生暮年留下珍贵的纪念,减少儿女们将来心中的遗憾。
刘世强了解到,南皮县共9个乡镇,312个村,80岁以上的老人肯定有数千人,他决定尽快行动起来,实施给老人拍照的计划。亲戚朋友得知他的想法,都表示反对,说他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去干这个,是不是疯了?
让刘世强欣慰的是,妻子张文英没有反对他的计划。知夫莫若妻,张文英觉得丈夫这样做,只是让自己能心安,只要他能快点儿从对父亲的愧疚中走出来,他愿意做什么就去做吧!
用镜头诠释孝爱,
为三千位高龄老人留下美好瞬间
2010年正月初八,影楼新年开张第一天,刘世强就带着助手出发了。
第一站,他们到了距离县城25公里的路灌乡卢庄子村。刘世强找到村里会计说明来意,会计却不相信他,完全不配合。
无奈,刘世强找到乡党委书记李国星说明情况,李书记和村里通了电话。在李书记的帮助下,刘世强再次来到卢庄子村。这次,会计带他们来到各位高龄老人家中拍照,一直忙活到天黑。回去后,他连夜加工修饰,没过三天,十英寸的水晶照就送到了老人们手中。90岁的王会荣老人激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还从没照过一张这么好看的相片!”
在路灌乡西唐村,刘世强又遭到了同样误解,村干部根本不相信他免费拍照的解释。原来,前些天,村里也来了一伙摄影的,说是不要钱,可当照片送来时,却要收50元的成本费。
刘世强没办法,又拨通乡党委书记李国星的手机,让他给村里解释,村干部这才相信了刘世强。此后,刘世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每个村子拍照时,都让这个村子盖章,写出证明,证明他拍照的公益性质。到下一个村子拍照时,他拿出上一个村子出具的证明,对方就会相信了。
刘世强在自己的车上贴着一个“爱心专线”的标语,一年多时间,他的“爱心专线”走过南皮县200多个村子,为3000多位高龄老人拍了照片,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次,刘世强来到南皮县刘八里乡赵庄村,他把做好的照片送到赵桂生老人手中,行动不便的老人欣喜不已,把照片放在离眼睛不到10厘米的距离端详着,嘴里一直念叨着:“这是我吗?这是我吗?”说着说着,还流下了泪。
刘世强一行离开时,老人一手拿着照片,一手扶着炕沿蹒跚着送他们到门口。刘世强走出几百米,再回头,老人仍在门口举着照片向他们致意。
给村里其他老人送完照片,刘世强又开始担心:老人回屋会不会摔着啊?他们决定再到赵桂生老人那里看看,等他们再次走进老人的屋里时,老人正含着眼泪双手拿着照片仔细端详呢!从他们离开到返回,其间两个多小时,老人就一直这样看着!
见刘世强回来,赵桂生老人抓住刘世强的手说:“多谢了,俺活了88岁,这是头一遭照相啊!”说着,他从棉袄内兜掏出一个小包,原来老人想给钱呢!刘世强忙按住老人的手,说:“这是晚辈给老人献孝心,不要钱。”老人没再说话,只是泪水不断地流,刘世强也被老人感动得想流泪。那一刻,他想到离世的父亲,假如父亲生前也能有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那该多好啊!
在刘世强拍过的村子中,王寺镇东葛村他前后去了4次。第一次,他给三位老人拍了照片后,来到89岁的姜德山老人家中拍照,家人说老爷子正在午睡,不愿意让打扰。刘世强没在意,就到另一个村去照了,等第三天他第二次进村把制作好的照片送到每位老人手中时,姜家人看到那些老人的照片特别精美,后悔当初没给老人照。
随后,姜家人找到村干部,想约刘世强再来一次,哪怕花钱也行。村干部批评他们说:“当初领着人家去你家,你不让照,现在看到别人拍的照片好了又想照,人家给你拍一张照片得跑50里地,光油钱得费多少啊!”
后来,刘世强听说了此事,随后开车第三次来到这个村子,给姜德山老人补拍了一张,然后又四进东葛村把制作好的照片送了过去。姜德山举着自己的照片久久不舍得放下,姜家人对刘世强感激的话说了一箩筐。
为了给一位姓许的百岁老人拍一张满意的照片,刘世强先后去了她家五次。第一次给老人照相时,老人刚刚摔伤,头上还裹着纱布,第二次把制作好的照片送过去,刘世强总觉得照片不完美。一周后,他估摸着老人的伤好了,就又去了第三次,重新给老人拍了照片。这次拍的照片老人非常满意,端详着照片看不够,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乐开了花。
第四次,刘世强送完照片,水都没喝一口就离开了。许家人过意不去,刘世强却爽快地说:“只要奶奶高兴,我再辛苦些也值得。要是需要多一些照片就给我打电话,我再给加洗制作。”
没过多久,姓许的老人家人又打来电话,说是照片被外地的亲戚捎走了,老人像少了个宝贝一样,整天闷闷不乐,家人给刘世强打电话,问能不能再给做一张,刘世强爽快地答应了。一天后,刘世强就将照片送了去,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去许家了!
用孝心传递大爱,
“最美摄影师”敬老善举感动世人
从给老人免费拍照至今,刘世强已经花费近20万元,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很多人都说他疯了,给老人免费拍照,既搭人力、搭时间,又搭车、搭钱,还干得这样起劲,到底图的是什么?
对刘世强意见更大的还是他的员工,本来应聘到影楼是想舒舒服服工作的,却被老板拽着走村串乡,还经常遭受别人的误解和白眼,这活儿没法干了。于是,第一位员工跟着刘世强下了半个月的乡,就辞职不干了。
2010年8月的一天,刘世强带着两个员工去给一位老人照相,老人无人照顾,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屋里,那味道既浓烈难闻,两个年轻员工不愿靠近。刘世强说:“你们等着,我进去拍!”他走进老人屋里,给老人整理衣服头发,摆正姿势,认真拍照。
过后,刘世强了解到,这位老人有两个儿子,孩子不孝顺,自己住着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却把老人推到一间破房子里,每天只送一顿饭。知道真相后,刘世强非常气愤,但他除了给老人塞些零花钱外,别的却爱莫能助。
拍摄路上有苦有甜,刘世强说自己越拍越感到老人们的需要,他也在老人们的笑脸中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快乐。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刘世强都没有中断为八旬老人免费拍照的公益之举。他还从一位老人身上,获得了坚持下去的力量和信心。
在刘八里乡邱庄村拍照时,刘世强见到了骑三轮车看天安门回来的84岁老人韩立柱。韩立柱无儿无女,靠收废品为生,为了圆自己有生之年看一看天安门的心愿,他骑着三轮车在路上奔走了半个月,没有钱住旅店,困了就在路边睡,没钱下饭馆,他就吃自己带的馒头、咸菜,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执着的愿望,老人终于站到了天安门广场上。那一刻,他激动得老泪纵横,喃喃地说:“我这一生不白活了!”听老人讲了进京的经过,刘世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位老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如此执着,我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当初,刘世强开始下乡为老人免费拍照时,妻子只想让他能从丧父的悲痛中尽快走出来,没想到丈夫会一直坚持下来。看到刘世强每天奔波劳碌,妻子很是心疼,劝他还是别做了。刘世强没有正面回答妻子,却乐呵呵地讲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妻子理解了丈夫。
刘世强的善举通过媒体报道,感动、影响了很多人,很多热心人打电话对他的行动表示支持和赞扬,还慷慨解囊支持他的行动。有了这些爱心人士的帮助,刘世强做公益的信心更足了。
两年间,刘世强终于完成了为南皮县3000多位八旬以上老人免费拍照的善举。因为生意受到极大影响,他的影楼不得不关了门。在好心人支持下,刘世强移师沧州市,开了家“爱心摄影工作室”,他的工作室不但免费为八旬以上老人拍照,还把免费服务的范围扩大到高残人员、五保户、现役军人等。
生意不忙时,刘世强仍到处奔走,深入到各个社区为八旬以上老人免费拍照,许多老人的子女还和他成了朋友,为他的善举出谋划策。
2012年8月,刘世强在为老人拍照的路上,和人撞了车,他负主要责任,把对方送往医院治疗。可当对方知道他就是免费为八旬老人拍照的刘师傅后,不但没让他赔付医药费,还拿出500元钱资助他,这个经历让刘世强心里暖暖的。
刘世强的孝心大爱感动了世人,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美摄影师”。刘世强还被评为“沧州好人”,并入选“中国好人榜”,他还获得“中国敬老孝亲爱心大使”称号。
刘世强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他认为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对父母的孝敬,他将会投入更大的精力从事这项公益事业,以唤起更多子女对父母奉献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