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把老干部工作的特殊重要地位和特殊重要意义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新的境界。立足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要以更昂扬、更专业、更务实的姿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续写新时代篇章。

要把握时代方向。老干部工作伴随改革而产生,也伴随改革而发展。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提出,老干部工作正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机遇难得。必须坚定不移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工作理念上,不断增强改革意识;在工作内容上,从注重做好离休干部工作向注重全面做;在工作方法上,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上与时俱进、继承创新、主动作为、赢得未来,努力做到多一分清醒,多一分自信,推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要砥砺专业素养。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面临更多挑战和更高要求,只有消除“知识透支”、克服“本领恐慌”,才能在新时代的洪流中迎难而上。突出政治标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转型不转向,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专业素养,努力提高专业思维,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使之扎根思想、行于工作、现于行动;敢于肩扛重担,坚定树立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和毅力,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以“钉钉子”精神在实干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练就干事创业的看家本领,不断开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新局面。

要淬炼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曾批评,形式主义“最幼稚、最低级、最庸俗”。推动转型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绊脚石、拦路虎”,难免有人“做巧功、走捷径”。转型发展必须扫除形式主义“歪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真功夫下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注重“做”、更注重“做好”,注重“量”、更注重“质”的提升;根治“懒”症,时刻警惕小富即满动力不足的精神懈怠倾向,主动克服“等靠要”心理和“慵懒散”状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求新、求变;坚守吃苦“特权”,努力继承和发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敢于自讨苦吃、勤于埋头苦干、善于苦中求乐,真正以为民务实的作风、不计得失的情怀和久久为功的毅力,努力为广大老干部谋幸福、谋福祉。

要涵养为政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德才兼备要以德为先。这既是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的标尺标杆,也是对推进新时代党的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常怀“慎独”之心以“正身”,要常怀谦虚谨慎的态度,时刻保持能力上的危机感、名利上的满足感,讲奉献不计回报,讲感恩不计得失,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在一点一滴中涵养品德;常育“明强”之气以“敬业”,曾国藩有云“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孔子所谓“贞固”亦是如此,干事创业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定力,扎根一线干到底;常为“诚笃”之行以“尽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看似具体、琐细,但只要秉承担当实干的作风和无私奉献情怀,坚定不移的沿着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前行,踏踏实实把老同志最关心、最操心、最烦心的一件件事情办好,就一定能够回应好党和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