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练书法,写了“舍得是福”。这四个字把“舍得”和“幸福”的感受,升华到了一个心灵的境界。书写和领悟这四个字,我很喜欢。

“舍得是福”,是一种以“舍得”为“福”的价值观。“舍得”,就是愿意割舍,毫不吝惜。俺家乡的老百姓,口语说“舍得”,只有“舍”的愿望,没有“得”的要求。比方说,你想把一本书送给别人,有人问你:“舍得吗?”你回答:“舍得啊,怎么不舍得呢!”这个回答明确又干脆,既然有意于“舍”,为什么还要求“得”呢?所以,这种“舍得”,是没有回报的。“舍得是福”的幸福感,是从舍得的初衷就有的,而不是由“舍得得福”而来的。这种心灵境界很朴实、很善良。

对于“舍得 ”,佛家、道家、儒家等都给了诠释,使之上升到了思想境界和人生智慧的高度。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一种有舍有得的“舍得观”。但我还是觉得“舍得得福”与“舍得是福”两者的内涵和境界是不一样的。就如同郑板桥四字名言“吃亏是福”,绝不等同于“吃亏得福”一样,如果按照“吃亏得福”来指导人之修养和行为,就容易导致吃亏得便宜、吃小亏得大便宜的追求和行为。这样以舍求得,就不见得好,甚至容易出问题。

    “舍得是福”,舍得就是幸福,别无他求。这种“舍得观”很朴实、很善良,但愿人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讲讲这朴实、善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