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周三重挫后,美股周四反弹,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归。现货黄金“再接再厉”,跌破1250美元关口,为去年12月美联储加息以来最低水平,且已经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收跌。
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 持仓周四也减少1.18吨至820.51吨。美元指数虽然从高位小幅回落,但仍然运行于95关口上方,所以对金市还是存在压制作用。
国际现货黄金周四(6月28日)亚市早盘开于1251.9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245.32美元/盎司,最高上涨至1255.10美元/盎司,终收于1248.40美元/盎司,下跌3.4美元,跌幅0.27%。
美元指数在周四从高位小幅回落,但是仍然在95关口上方。
经历周三重挫后,美股周四反弹,创下三周以来最大涨幅,科技股反弹居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归。现货黄金“再接再厉”,跌破1250美元关口,美盘最低触及1245.32美元,为去年12月美联储加息以来最低水平,且已经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收跌。
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 持仓周四也减少1.18吨,当前持仓量为820.51吨。
美元指数虽然从高位小幅回落,但是仍然运行于95关口上方,所以对金市还是存在压制作用。白银价格也有所下跌。
有分析称,在黄金和白银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本周期货市场中以图表为基础的卖家受到鼓舞。不过,两个市场目前在技术上都处于短期超卖状态,并很快就会有可观的反弹。
此外,近期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表明原材料商品部门已触底反弹,并将迎来更多的上涨。目前许多原材料商品价格被视为长期买入机会,包括贵金属。然而,巴克莱银行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称,在目前市场状况下慎买大宗商品,因其下半年仍将处于下跌趋势,但能源产品除外。
从技术上看,目前金价已下破1250美元/盎司一线,料将进一步跌至去年低位1246.76美元/盎司,之后是1236的目标位,金价将进一步考验1240及1230关口。短期阻力位在1250及1255美元/盎司,然后是1266及1265美元/盎司。上行方面,金价重返1250关口及1260一线,才有望恢复涨势。
警示信号!全球债券收益率曲线出现2007年以来首次倒挂
从6月13日周三起,美国两年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跌破40个基点关口,此后接连刷新2007年8月以来最低,也令华尔街重新引燃了对收益率曲线倒挂即将到来的担忧。
英国《金融时报》则发现了一个可能更悲观的信号: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GBI)1-3年期与7-10年期的平均收益率曲线已经倒挂了,是2007年以来首次,此后就发生了全球经济衰退。
有分析称,由于美债构成了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GBI)1-3年期指标的一半多,全球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大部分是技术性原因,但理应引起投资者高度重视。美联储研究发现,过去美国六次经济衰退都承接在收益率曲线倒挂之后。
利多因素叠加 油价继续走高
受美国库存减少,利比亚港口运营中断以及其它全球供应风险影响,美油创逾三年半收盘新高。
WTI 8月原油期货周四收涨0.95%,报73.45美元/桶,创2014年11月26日以来收盘新高。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收涨0.30%,报77.85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1.周四公布的另一项数据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为2%,低于前值及预期2.2%,终值放缓大于预期,个人消费支出的表现录得0.9%,是近5年来最差水平,表明市场对贸易战的恐慌,给未来美国经济前景带来阴影。
2.周三(6月27日)公布的美国5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为下跌0.5%,高于前值但低于预期,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为下跌0.6%,高于前值及预期,这是自2016年6月以来,美国耐用品订单连续两个月出现下跌。
基本面利空因素:
1.周四(6月28日)公布的美国至6月2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7万人,略高于前值21.8万人及预期22万人,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幅大于预期,而失业金申请人数已连续四周下降,报告中称趋势仍与劳工市场收紧保持一致。
2.周二(6月26日)公布的美国6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6.4,低于预期 128,前值由128修正为 128.8。
后市展望
1.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贵金属分析师Suki Cooper在报告中称,黄金下行支撑疲软,上一次金价跌破1250水平还是去年12月美联储加息的时候。报告还指出,上一次金价跌破1250美元/盎司后,实物黄金市场吸引买家入场,中国和印度投资者们买入了大量实物黄金,因此这一次也可能重演这种情况。不过眼下,对黄金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依然是美元,并且她认为,黄金和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还会继续。
2.Argonaut Securities分析师Helen Lau表示,美元可能会继续走强,受到利率和债券收益率走高的带动,而这都是黄金变得没那么吸引人的关键原因。
3.巴克莱大宗商品研究周三(6月27日)撰文指出,投资者不应逢低买入大宗商品,因今年剩余时间的价格表现偏向下行。巴克莱表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去杠杆化,以及全球同步增长的放缓。大宗商品作为一个篮子,在2018年出现反弹,于5月中达到顶峰。高盛大宗商品指数从1月到5月的高点上涨了12%,但此后一直跌至4月份的水平,并陷入停滞。巴克莱指出,除了能源类大宗商品以外,下行风险正在加大,投资者应谨防在当前低迷的水平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