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兄弟——周氏山作、周氏大荒,世界知名美籍华人画家,销售金额名列全球在世艺术家排行榜的前10位。
周氏兄弟分别于1952、1957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壮族,l978年后,兄弟二人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其油画作品《依丽与古卡》1982年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画展。1983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壁画,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作品有《源》、《百衣鸟》(均合作)。出版有《周氏兄弟画集》,l986年周氏兄弟旅居美国、德国等。
海外游子赤子心 难舍难弃故乡情
侨居在美国的华裔画家“周氏兄弟”——周少立、周少宁,被外国媒体称为是“目前居于全世界10位在世的顶尖艺术家。”有人形容周氏兄弟的丹青油彩之画为:“烟优黟岳松,玉润贵湍工;笔端多磨砺,书香五色浓”。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出自周氏兄弟笔下的油画《8位美国总统与长城》作为互赠国礼,由美国总统奥巴马赠送给了胡锦涛主席。
周氏兄弟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世人瞩目,而周氏兄弟是地地道道的壮家子弟,尽管1986年他们移居国外之后,周少宁改名为周氏大荒,其胞兄周少立——改名为周氏山作,然而,他们则是一步步从壮乡走向世界的。
周氏兄弟两人从小生活在人才荟萃、文风鼎盛的壮乡广西武鸣县。“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的武鸣,集天下美景风光于一身,到处是荔木参天,碧水长流,荫翳如云,泓泉吐花,仿佛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正是“地气昌隆,文气馨香,人气旺盛”的壮乡山水,让周氏兄弟获得了许许多多大自然的灵性。另外,周氏兄弟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外婆、母亲的教育下,他们从小就喜欢绘制水墨丹青、吟诗作对,他们还能用几笔素描把人的头像、青山秀水的画像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如今,周氏兄弟的祖屋,还在武鸣县城的一条老街——解放街之上,周氏兄弟的亲属大多数尚在国内,都说:“海外游子赤子心,难舍难弃故乡情。”周氏兄弟作为壮家人的子弟,对家乡亦有着种特别的情感,他们魂牵梦绕的是祖国、是故土。周氏兄弟经常回武鸣探亲访友,或者参加学术交流,少宁真诚地对人们说过:“我是壮家人子弟,我对家乡有着深沉的眷恋,永远有着解不尽的情结。”
40多年前,我在武鸣中学任教,曾担任过周少宁的老师,和他既有师生之谊,又是“忘年交”的乒乓球友,师生间通过无数次交谈,我敏锐地感觉到少宁具有极其远大的志向,他胸中充满了千山万壑,脑中蕴藏着大海汪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日后必将使其诗、画具有的雄浑之气,化为浑厚的潇洒。少宁告诉我,他父亲祖籍远在景色秀丽的中越边境的宁明,他说:家乡的明江,弯曲横贯在风光绚丽的中越边境,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哺育着万万千千的精英豪杰,而他讲得最多的是屹立在明江江畔的“花山壁画”,那鬼斧神工的壁画,是人间奇迹,世上极品,是一件件千古难得的艺术珍品,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可惜的是花山壁画还没有走出壮乡,没有人把它向世界介绍。他立志要把“花山壁画”画出来,让更多的世人知道花山壁画这一人类文化遗产。都说有志不在年高,我对他的志向当然是赞叹不已。
1985年春天,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六年头,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刚刚兴起的时代。经过努力,这一年的2月5日至24日,少宁和兄长共同创作的《广西花山壁画艺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周氏兄弟完美地将广西壮族先民艺术结晶“花山壁画”所包含的艺术追求与自己的艺术风格相结合,独创的“花山壁画艺术语言”,给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带来了巨大的轰动,这是广西画家首次将“花山壁画”推向全国。著名老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等观展之后,异口同声称赞说:周氏兄弟做了老一辈艺术家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周氏兄弟的作品很有民族特色,宏伟博大,开创了画坛一代新风。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986年11月,一封来自美国芝加哥的邀请信,让周氏兄弟把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世界舞台。少宁和兄长带着仅有的30美元与自己的画作,踏上了赴美国举办个人美术展览的行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是这次旅程,让周氏兄弟的艺术生涯发生了巨大转折,周氏兄弟成为国际画坛上一对光芒四射的双子星座。此后,周氏兄弟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屡获殊荣:其中,1987年,他们获得第69届美国艺术大展金奖,是年他们在美国连续举办了5次画展,最后一次画展上的17幅画卖出了15幅,此时距他们初到美国仅一年多的时间。1996年,周氏兄弟荣获德国现代艺术的最高奖——海伦基金奖,被列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26位艺术大师之一。随即,周氏兄弟被德国、英国、奥地利的高等艺术院校聘为客座教授。2006年,周氏兄弟获得“美国林肯金质勋章”,这是该奖项设立42年来华人首次获得象征美国最高国家荣誉的奖项,当年的《纽约时报》赞誉周氏兄弟“已位居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艺术作品收藏价格最高的前10位,周氏兄弟处在在世顶尖艺术家之列。”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为更好进行绘画艺术的创作,少宁和兄长在芝加哥买下了一座建筑总面积达1486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在德国,他们买下了一座前国王的行宫作为工作室。然而,令少宁和兄长时时魂牵梦绕的,还是远在故里武鸣那座窄小的、墙体已有些裂缝的、墙面斑驳沉暗的二层楼房,因为周氏兄弟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从这里走上艺术创作之路,是从这里把独特的壮乡文化推向世界。
正如一首歌歌词所说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少宁和兄长都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少宁告诉我们,在他的记忆中,最美好的记忆,就是童年在武鸣灵水度过的那段时光。对于这些和壮乡相生相伴的欢乐美好记忆,还有各种各样的起落,少宁深情地说:“成为艺术家以后,总觉得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财富。”不错,对于少宁来说,广西这片美丽的土地是他们永恒的家,壮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他们灵感的源泉。周氏兄弟旅居海外近30载,尽管获得诸多殊荣,但是兄弟俩心中的艺术创作欲望从未停止,艺术创作意境一直在与时俱进。他们渴望吸纳更多来自家乡的文化精粹,实现艺术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前不久,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痴缠,周氏兄弟再次来到秀甲天下的桂林漓江畔,奔放九马画山的粗犷与烟雨漓江的秀美,让周氏兄弟重新找到了灵感。他们计划为漓江创作一系列画作,返美后将举办系列画展,热情地宣传壮乡民族文化,让全世界感受到来自壮乡秀美山河的美丽气息。
“知恩图报,以德报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少宁和兄长即便侨居在大洋彼岸,但是“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他们自觉地弘扬这一传统美德,注意光大“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壮乡社会风尚,竭尽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人。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说,周氏兄弟自从成名之后,对于家乡的建设事业鼎力相助,一直都在做修桥铺路、造福乡梓的善事,其中仅2012年初,他们就将画作《生命的诱惑》拍卖所得的1000万元,全部捐献给百色革命老区,为家乡奉献了一份爱心。
而今,香港、芝加哥、纽约等世界级大城市里的许多著名大厦,都悬挂着周氏兄弟的巨幅油画,周氏兄弟的作品已经名列全球艺术家销售金额排行榜的前十位。古人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少宁和兄长作为美籍华人,能够时刻牢记这一古训,他们成名成家以后,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创建了艺术基金会,经常出资邀请各国知名艺术家到美国办画展,增进文化艺术交流,最为可贵的是,周氏兄弟基金会每年还拨专款,鼓励、扶助成就突出的中国年轻的画家,奖励中国绘画艺术上的杰出贡献者,为中国绘画、乃至世界绘画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