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市委老干部局、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兰州市老科技工作者“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座谈会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市科协主席谭生龙出席会议,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杨道宽主持座谈。

会上,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李其堂,兰州农科所原副所长、高级研究员李廷群,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锦林等13名老专家围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主题进行了发言,回顾了改革开放40 年来,国家、省、市取得的显著成就,并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从卫生医疗改善、农业产业升级、航天事业发展等方面畅谈了心得感受,歌颂了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医疗专家李其堂谈到了兰州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他讲到,改革40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科技人才的培养,多次选派医护人员去法、美、日等国家学习先进医疗技术,现在与欧美国家开展交流学习已经成为常态。从国外学习引进的先进医疗技术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例如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丹麦学习引进的胆囊除石快速康复手术,病人今天住院手术明天就可以回家,每年手术4000到5000例,在全国排名第一,这些都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发展进步。

农业专家李廷群从农村产业发展的角度谈了改革开放40年的新成就。她讲到,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立足于蔬菜生产,解决了城市居民的吃菜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70年代末,全市的蔬菜种植面积为1万亩左右,到了现在,全市的蔬菜面积已经达到了117万亩。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的决策部署,全市种植的蔬菜不仅实现了的自给,而且运到南方各省市,甚至出口到国外,受到省外、国外人民的高度欢迎,同时还解决了多年来北方地区冬春季无菜吃的问题。

物化专家欧阳锦林回顾了兰州科技工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他讲到,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的任务多,难度大。多年来,兰州的科技工作者先后承担了载人航天发展多方面的工作,“载人飞天已出舵,冲七圆梦变成真”。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实现了“嫦娥星夜舒广袖,怀抱玉兔奔月宫”的神话传说;我国的卫星零件的润滑技术领先世界,兰州的几代科学家付出了很多心血,攻克了世界性的难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畜牧专家寇宗彦谈起畜牧产业的发展。他讲道,改革开放40年来,兰州地区畜牧养殖方式和规模化发展迅速,从70年代一家一户的养殖转变为规模化养殖,一家一户养殖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大政方针上,由原来的农业补贴工业转变成工业补贴农业;动物疫病的防治也形成了体系,各种牲畜疫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等已经做到了可控,这是40多年来发展成果,在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的。

高级政工师乔甘颖在引导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方面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讲到,老科技工作者要针对涉及市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大家关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建议;利用多种载体,不断拓展老有所为的途径,例如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上,老科技工作者利用好自身长处,做好农民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好作用。

与会的老同志们共同表示,要发挥好自身所长,在推动技术创新、精准扶贫、工农业项目建设、服务群众、传播科学知识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促进兰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谭生龙与老同志们交流了座谈感受。他强调,40年来兰州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在座的各位老专家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各位老专家要发挥好自身的才智,继续为兰州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

杨道宽代表市委老干部局对老专家们关心关注兰州各项事业发展和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各位老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好政治优势、专业优势、智库优势,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把兰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