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伴随共和国成长的离退休老人,是共和国曲折、艰辛奋斗历程的见证人。我们尝过饥饿的艰难,我们部分人经历过下放下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承受过下岗……我们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建设者。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们这些人已步入到银发行列中,正向耄耋年龄进发。享受着国家发给的丰厚养老金,生活上无忧无虑,健康上有医疗保障······深感满意知足矣!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阔步迈向新时代,回忆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及我的家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前、我正在中年,是一名实实在在农民身份的公社土干部。我曾经是一名孤儿,在半饱半饥中长大,初、中专全靠国家助学金维持生计。我努力学习、梦想长大后能求得工作自食其力,报效祖国人民养育之恩。谁知恰逢“文革”非常时期,中专毕业,不分配工作,我找军代表反映个人情况,军代表说:“情况可以留下,必须坚决执行。”我深知往日的一切美梦都成黄梁,就这样、我是最早的第一批离开学校的学生。有两名要好同学将我送到芜湖客轮码头,分手时洒泪而别。我无精打采的乘上芜湖—南京小轮,我手扶栏杆仰天长叹,“天蓝蓝,水茫茫,我去何方?愁断肠。天当房,地当床我怎身安?没主张。”汽笛一声长鸣、望见东西梁山。心情万分沉重写下离校后第一首小诗,“滚滚长江雾漫漫,一无所有回故乡。六亲无靠那里去?有谁怜我将身藏。”我无家可归,仅有的个人财产是一捆旧书和一床旧棉絮。待在大队部里,它就是我临时的家。第二年春天(1969年)学校派人来了解情况落实政策说:省中专农校毕业生中孤儿,可按城镇“上山下乡”知青安排,我幸运的领到180元下放金费,0.3立方米木材。后来在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搭盖了三间土墙茅屋,算是有了自已的家。10余年同农民兄弟一道艰苦劳动。并成家结婚生子。先后在农村干过农电工、广播员、营业员、商店会计、公社水利干事……曾经为家乡水利事作出过许多有益的贡献。特别是亲自参加“十里九联圩电力排灌站” 建设工程。亲自勘测设计施工,负责30多万立方米土方工程,近4000立方米石方工程,是乡镇级宏伟水利工程。并兼任站长近10年。月薪32元,仅够个人生活和帮助家中零用开支。家中5口人生活,妻子体弱多病、在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年收入只有百余元,在生产队是年年冒火,若每年不养一头派购猪抵押,口粮在生产队都称不回来。住房破漏、家徒四壁,一件相样的家具都没有,一件值钱的器物也没得。夫妻俩一年劳动所得只能维持5口人最基本生活。在村庄处于中下等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祖国大地,我和农民兄弟一样分得了包产田。刚刚播种部分小麦油菜时,党的温暖阳光特殊的照到我家头上,落实“上山下乡”政策,家属是下放知青,三个小孩随其一道转为城镇居民户口,还发给600元自谋职业补助费。

源头活水来、起步鲜花开。我和另一名知青合伙、在十里开了第一家“知青商店”, 月收入100多元。经营三年在十里老街道新建56平米砖混结构平顶一层楼房。家中添置了自行车、落地电风扇、黑白电视机,本人带上国产手表。生活条件已得到很大程度上改变,几乎天天中餐有一顿荤菜上桌了。

喜迅天降、机会来临。1986年9月,春风又一次吹到我的身上,政府招收国家干部,将我们这些被遗忘的“文革” 期间中专毕业生作为招干对象之一,年龄放宽至40周岁,但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择优录用。时间紧促,从报名到考试仅三天时间,考政治语文数学,我同那些35周岁以下具有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历届毕业生一道考试。200分试卷、我考108.5分,还是我县二、三百应考者前十名左右,被录用为国家干部。

苦尽甘来、彻底改变。近20年我从事税务工作,干过住乡镇税务员、副所长主持工作、所长、分局长、县局付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三个子女都培养到中、高中毕业,两个儿子先后入伍到武装警察部队,现一个在税务局、一个在人民法院工作。外孙子今年考上一本,孙女明年大学毕业,孙子今年考高中。父子三人都是中共党员。三个子女每家都住上“三室一厅”楼房,我老俩口也有百平米住房。一儿一女各家中还有一辆小汽车。

村庄巨变、面貌一新。今年3月份,我下放落户的村庄、有一家结婚,他是我青年时代最要好的伙伴,得知后前往祝贺,一路上全都是水泥路面直通家门口,我刚一下车就被村上老伙伴们团团围住,十分喜悦。我抬头一望楼房林立,户户都盖上两层、三层楼房,青壮年个个手中拿着手机。我说时间还早想到人家去看看,几个老伙伴一道陪我而去,串了十来户人家,见家家厅堂明亮,桌凳整齐、还有几家厅堂墙边上摆放沙发茶几,户户都有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电瓶车。户户都通自来水、家家都烧液化器。见两户人家还停放小汽车、旋耕机、房间还放着笔记本电脑。我十分惊奇的问、农村买小汽车干什么?进城方便哇。那买笔记本电脑干啥?孙儿上学用啊。我说吃晚饭还早,我们环村转一转。见到村庄边上新盖两间窗明几净的男女公共厕所,还装上自来水洗手盆。我自言道太好了。一人接着说,还有好的呢!去看看,我们步行到村西头一看,见到有7、8亩面积大的一口“当家塘”,是政府出资帮助修挖的,塘中放养着鱼,四周塘埂宽阔齐整,塘埂上一转都栽上柳树,水面清澈,夕阳下碧波荡漾,好一道美丽风景画。吃晚饭啊—主人找来了,回去吧。见厅堂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中堂及两旁悬挂着头十幅喜帐、中间都贴着双喜百元大钞,高朋满座、谈笑风生、推杯换盏、上菜时乐队还吹喇叭说好、摄影师穿梭来回摄像、十碗菜上齐后鸣放鞭炮、好一派热闹场景。突然外面一亮灯火通明,我惊讶的问怎么回事?一人说,你还不知道哇、我们村早就装上路灯了。我说太好了。又一人说、我们村准备今冬在几个转弯角还装上摄像头呢。我惊喜交加、直点头笑着说:不可思议、城乡一体化真的要实现了。还有呢、另一人又说:隔壁姚村刚建两年,村口还修建休闲广场,安装许多健身器材,晚上附近村庄的妇女老太婆还跳广场舞呢!大家喜形于色笑的前仰后合,我高兴的站起来大声的笑着说:变了、变化太大了,今非昔比,大家开怀畅饮吧!

以上是我的家庭,我落户的自然村40年来实际变化情况。它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万万千千个自然村,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缩影。改革开放,它给每一个家庭造就了福祉,它给忆万人民带来了幸福,它给广袤的农村带来巨变,它使祖国走向繁荣富强。我们这些离退休老人一定要感恩政府,感恩社会,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英明决策! 我们这些离退休老人应该发挥余热,给国家社会人民家庭尽一点微薄之力,做一点力所能及的有益事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引导教育好我们的子孙紧跟党走,坚定的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一切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作者:唐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