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许多离休干部面临重病失能、空巢独居等困扰,为进一步提高纾难解困实效,泉州市积极推进党建+“四个化”工作举措,精准帮扶困难老干部。
一是强化党组织主导作用。市、县两级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和老干部局积极推进“桑榆党旗红”离退休干部党建典型培育项目,并依托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成“老党员之家” 69个,推进在26个省级服务老干部工作示范点的社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老党员服务站”、“老党员会客厅”,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这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在挂钩关爱帮扶中的主导作用,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经常开展送学上门、帮困助贫等活动。
二是资金补助快捷化。市、县两级老干部局都设立困难帮扶资金。市委老干部局先后协调专门设立了20万元帮扶资金、30万元失能老干部帮扶资金,帮助老同志解决生活困难,为瘫痪、行动不便,以及孤寡独居的老干部购买社会服务。晋江市设立每年200万元“离退休干部帮扶解困基金”,今年上半年,共帮扶老干部及遗属50人次,补助资金77.97万元。惠安县财政每年拨出20万元作为特困离休干部和遗属关爱帮扶资金。石狮市建立“解困帮扶资金”,通过实施“五方”联动、医疗信息共享等机制,及时对罹患重大疾病或遭受重大家庭变故的离退休干部进行精准帮扶。
三是困难救助个性化。在全省率先以丰泽、永春为试点建立特困家庭离休干部安度晚年救助机制,为符合条件的特困离休干部购买晚年照护服务。深入开展购买服务工作,依托社会服务资源,健全社会化困难帮扶服务体系。今年来,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和永春县、晋江市、南安市、鲤城区等地分别依托专业社会服务机构,购买生活照料、卫生保洁、康复护理、人文关怀等帮扶服务,共惠及失能、半失能老干部198人。扎实推进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近为183位离休干部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工作的退休干部提供每月1-2次上门巡诊服务。
四是载体运用常态化。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常态化开展“三帮三在”(即帮扶老干部在遭遇灾害困难中、帮扶老干部遗属在遭遇病痛困难中、帮扶长期瘫痪或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在日常生活照料中)、“四下基层 四送四解”(即送亲情以解老干部之惑、送温暖以解老干部之难、送服务以解老干部之忧、送文化以解老干部之需)等主题实践活动,近年来共开展活动近百场,局领导、工作人员与患重病、家庭困难、孤寡老干部及遗属挂钩结对,先后走访困难老干部及其遗属1700多人次,解决反映的困难问题100多件。积极开展“朝阳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高校学生定期深入困难、失能老干部家中,帮助打扫卫生、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全市组建136支由离退休干部、老党员组成的“夕阳助老”志愿服务队,并建立30个志愿服务示范驿站,今年来深入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开展10场大型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
五是信息服务智慧化。加强信息统计数据化管理,市、县两级统一收集离退休干部的信息情况,实现对全市离退休干部信息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及时更新完善老同志的年龄、地址、联系方式、健康状况、参加活动等基本信息,便于查询和制订服务措施。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分门别类建立帮扶档案信息,根据老干部基本情况和服务需要,将离退休干部分别划分为“能自理(四级)”“半自理(三级)”“全护理(二级)”“特殊护理(一级)”四个服务等级,精心设计“一人一策”情况表,精准施策。加强精神慰籍智慧服务,泉州市委老干部局联合福建广电网络泉州分公司,借助云电视功能,推出“亲情爱家”多视频通话服务,有效缓解老干部孤独感。石狮市运用微信、电视等媒体展示推送离退休干部文化艺术节内容,有效满足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