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经文先生年近花甲时,打算办一个民营博物馆,不料遭到来自所有亲属友人的一致反对。妻子抱怨说:“别的干部退休了,哪个不是领着老伴这里那里玩耍旅游呢,你倒好,鼓捣了一辈子收藏,老了还要盖房子建博物馆,把自家那点积蓄拿出来去填那个无底洞……”
然而,任经文先生一根筋。他说,老了,才有一种生命的紧迫感,无论如何,不能让那么多藏品只待在自己家里,要把它们搬到人类的精神食篮里,让更多的人享用。
三年后,在任先生60岁时,一个以任先生名字命名、以牛文化为主题的陶瓷博物馆终于建成。尽管,在建馆过程中,他倾尽财力,负债累累,但却始终对自己的所为信心满满。当记者问他,你的行为和当下那种拼命挣钱积累财富的价值观是否相左?他说,与金钱比较,我更无法抵挡的是收藏的乐趣,收藏给了我文化的滋养与智慧,现在,我把它拿出来与众人分享,在我看来,这是另外一种财富,是金钱换不来的。
任经文1949年出生于高陵县余楚乡。中学时,“文革”爆发,他敬仰的历史老师李培德在被迫害中自杀。老师自杀前叫任经文到他住处,交给他几样自己收藏多年的瓷器和一道《明万历二十七年圣旨》,对他说:“我的孩子不喜欢这些旧物,我想你准喜欢。虽然不值钱,但这是历史留下的古物,希望你好好珍藏。”几天后传来老师辞世的消息,任经文悲痛欲绝。他细细触摸那几样老师给他的东西,愈来愈觉出其分量的沉重。随之他的收藏意识在不自觉中悄悄萌发了。
1975年10月,任经文随他所在的淳化县剧团下乡演出。在老乡家吃饭时,看见窗台上放着一件出土的陶牛,煞是可爱,他被深深地吸引,左看右看不释手。老乡笑了,说,你爱了就拿走!我们这里多的是。任经文心里叫道:哎呀,宝贝!喜滋滋地道了谢,揣到怀里拿回住处,摆放在桌子上。正巧,第二天村支书来剧团商量演出的事,一眼看见小陶牛,哈哈笑着说:这玩意儿我们这里家家都有,学大寨修地挖土,有时一挖就是一大堆,没用。有的人家就拿了让小孩当玩具。任经文想,关中道上埋了不少帝王将相,如今古墓遭破坏,这些殉葬品便四处流落了。他指着小陶牛对村支书说:“我喜欢这些‘旧物’,愿意出钱买,麻烦您帮忙收集一下。”次日,村支书派人收了一大筐。从此,任经文的收藏就这样在不自觉中开始,一发而不可收了。
是因为属牛,此生便与牛有不解之缘?任经文想不清楚,反正他毕生的收藏故事整个由牛联系到一起。牛,是农耕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民间流传着中国男子理想的生活光景:“一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其中体现了牛的重要位置。他从小生活的乡村,牛也是主要劳力,犁地、打场、拉车。它对人总是默默付出,忍辱负重,索取甚少。他打那时候就对牛情有独钟。
1986年7月,任经文听说礼泉县发现了唐三彩牛。他知道唐三彩造型一般以马和骆驼为主,牛的造型极为罕见,于是急匆匆坐班车到礼泉,又徒步四五个小时到山村农户家,买到那几头珍贵的三彩牛。
上世纪90年代初,不少文物贩子受利益驱动,走乡串户收买文物,十分活跃。1996年3月,陕西境内一件北魏彩绘陶器被文物贩子带到深圳,即将出手卖到国外。听到消息他万分着急,连夜向单位请假,挤上当夜的火车,站了36小时,辗转找到文物贩子,以3万元买回。如今,这件造型优美、工艺复杂的“北魏彩绘牛拉车”已成为他博物馆重量级藏品。
199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与西安电视台拍摄五集电视连续剧《铁市长》。剧目要反映老市长张铁民的孺子牛精神,剧组调来西安特种工艺美术厂一名技术工人,要求连夜雕刻出一头木牛。由于时间紧,工人师傅创作过程中划破了手,到医院缝了五针继续雕刻,赶天亮时把牛交到剧组。导演望而动衷,要付给他髙酬,工人师傅坚决不要,只要求主演李默然和陶玉玲拍完电视在牛头上签字,然后归还他。摄制组欣然同意。2000年任经文听到这个故事坐不住了,发誓要找到这位师傅。当时西安特种工艺美术厂早已倒闭,工人师傅也已退休,到哪里去找?经过三年八个月辗转寻觅,任先生终于在新民街一间民房找到了。工人师傅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同意以800元出让。他听说工人师傅的妻子正生病住院,付给师傅1500元,拿回了这件宝贝。
40多个寒暑过去,任先生已收藏千余件牛藏品。三彩牛、粉彩牛、陶牛、瓷牛、玉牛、木牛,或俯首,或奋蹄,或安卧,或舐犊,或与牧童相戏……其耕耘、奔跑、悠闲和争斗的各种形态,无不栩栩如生地表现出牛的憨厚、勤劳、倔强与坚毅。
很长时间,任经文就把这些宝贝摆放在床周围,他看不够,乐不够,有时端详体味一件藏品,几天不下楼。桌旁总放着一箱方便面,一袋石头馍。他对记者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爱自己所爱的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爱牛,到藏“牛”,开办牛文化博物馆,我感到一种莫大的幸福与满足。
“收藏如果仅仅站在经济角度,不叫收藏,那叫文物贩子。收藏必须把个人感情渗透进去,把民族的历史文化融进去,才有价值。”任经文经历了40多年收藏之路后这样认为。
2006年9月25日,任经文弟弟从山东济南回家探亲,与他聚谈后,他感觉弟弟情绪有些消沉。当晚他从箱子里拿出一本集邮册,一页页掀开让弟弟浏览,而后问弟弟,这邮册里有一枚最珍贵的邮票,你知道是哪一件?弟弟指着几整版猴票说,当然是它了,按市场价当值一百万了。“不是!”任经文用镊子轻轻拿出一枚8分钱的普通邮票,告诉弟弟,这张才是!它比猴票珍贵一千倍!任经文翻到邮票背面,上面写着弟弟的名字,后面是日期:1978年8月25日。任经文说,这枚邮票曾贴在你考上南京华东工学院后寄回的第一封信上。你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当时社会背景下,我们家成分高,父亲入狱,母亲被遣送回老家,我们兄妹都属黑五类,没有出头之日。1978年历史峰回路转,国家恢复了高考,你才考上大学。这枚邮票见证了我们家族的一段历史:从此我们开始直起腰堂堂正正做人了…… 一席话说得弟弟泪流满面,他觉得以前对哥哥的理解太不到位了。
2002年,任经文母亲去世,处置母亲遗物时,他发现木箱里整整齐齐摆放着解放初母亲织布用的梭子、纳鞋底用的锥子、顶针,还有任经文满月时戴过的风帽、绣花肚兜。任经文把它们小心收起来,动容地对弟妹们说,我们要感谢母亲,这些东西是当年民风民俗的见证、生活的见证和亲情的见证!
大凡成大器者,品性必然丰满。任经文在筹建博物馆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挤出8万元资助家乡修路;他把自己珍藏多年价值38万元的北魏陶佛像捐给西安博物院,还向高陵县慈善协会捐款5万元。
任经文收藏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其独门收藏价值也慢慢被社会所认识。2009年除夕,央视黄金档节目“一年又一年”邀请他和他的博物馆登台,在“牛年说牛”章节中,大显精彩。
当年元月18日,首都博物馆邀请他带200多头“牛”去展出。展览开幕式上任经文致辞。站在人潮涌动的观众面前,她的妻子悲喜交集,忍不住放声大哭。回家路上,她给任经文掏了心窝:我明白了,你干的是件正事……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夫人拉里奥参观了西安经文牛文化博物馆,激动地说:“在兵马俑,我们只看到一个秦;在汉阳陵,我们只看到一个汉,而在牛文化博物馆,我们看到了13朝古都所留下的所有文化痕迹。”
2010年,任经文被评为陕西最具文化影响力人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与任经文交往多年,他在评价任经文状态时说:人大抵都有兴趣爱好,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不受利害得失影响,已经很不容易。如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事业,干成一番光景,就更不容易!任经文先生不容易,也最幸福。
是的,我们说任经文先生“牛”,牛就牛在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