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就那么一刹那,仿佛一眨眼的工夫,但对于古老的中华民族来说,却是一个值得国人和世界铭记的四十年。1978年12月18日,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推开了一扇眺望世界变革求新的大门,同时,这也是一次艰难的转型,一次观念的重建。这四十年,让从近代开始便贫穷落后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而且单调,人们营养严重不足。我印象中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要凭票购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蛋票、布票等等,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人们穿着,不论男女,全是蓝色、黑色或绿色军装,“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年代的金科玉律,街上全是自行车或行人,汽车也比较少。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仅有7平方米,绝大多数居民的房屋是租赁单位房管部门的,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三代同居一室,四世同堂挤在一个筒子楼里,是当时最常见的普通居民生活壮况,令一些年轻人感叹“找房子比找媳妇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们不仅要穿暖,还要穿的漂亮、时尚。80年代,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跳着霹雳舞是时髦男青年的标配,而穿着“的确良”白衬衫和五颜六色裙子的女青年是时尚的代名词。随后,连体裤、哈伦裤、蕾丝裙、中性套装、露脐装、超短裙……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个月,每个时代有属于自己的风向标,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过去的人们讲究吃饱吃好,而现在更加注重健康。特别是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要吃的有机,吃的安全。人们的餐桌上越来越丰富,琳琅满目,大鱼大肉不稀奇,还要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原本难得一见的挪威三 文鱼、澳洲和牛、新西兰鹿肉、智利蓝莓、秘鲁红提等进口食品,现在也慢慢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的餐桌上。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房子是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福利分房,进入新世纪后,一片一片的老房子被拆除重建,随着高层住宅的普及,许多人搬到了现代化的小区。房屋还改变了人的生活。人们选房的眼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更喜欢在郊外一些安适的地方买别墅,住洋楼,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嘈杂。

四十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成一个制造业大国,从一个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一个生活宽裕的中等收入国家。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高铁将城市间的距离缩短,移动支付让我们可以便利的买买买。旅行成了人们的休假必备,一到节假日,各大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已经不是新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了私家车主的假日选择。只是私家车太多,停车难又成了大问题。越来越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移动通信和移动支付的革命。从BB机到智能手机,从支付宝到微信支付,出门只带一部手机,没有现金和信用卡,一样可以购物消费。便捷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被称之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无外乎外国网友要感叹:中国干成了太多我们干都干不成的大事。

短短四十年,中国约8亿人口脱离了贫困,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是联合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国家之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从1978年的3645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跃升了200多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天宫、天眼、蛟龙、悟空、 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经济总量超越了日本,制造业规模超过了美国,中国成了互联网普及度最高的国家。这就是中国速度,这也体现了中国制度创新的勇气。

四十不惑,不惑而心定。从计划走向市场,从贫困走向小康,从短缺走向充裕,从暗淡走向辉煌。这四十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四十年,是不畏困难艰辛苦奋斗的四十年。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终点,时间已经证明并还将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


作者:汪宏,马鞍山市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