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陀螺、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滚铁环……这些传统的童年玩具游戏,曾陪伴许多人走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流转,时代变迁,尤其是随着科技进步,一些传统玩具和游戏开始渐渐离我们远去,而附在这些昔日玩具上的童真、快乐、尽情游戏的美好记忆,令人永远无法忘怀。

家住南宁的李鲜,已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近几年来,他一直坚持用图谱的形式,来描绘自己对儿时关于玩传统玩具的童趣记忆。因为在他看来,一些传统玩具和传统游戏,不仅可以放松心情强身健体,还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玩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总之,在诸多方面,传统玩具具有现代高科技玩具不可替代的优点。遗憾的是,如今会制作传统玩具的人和孩子们接触到传统玩具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于是李鲜便有了一个不寻常的想法,他想通过图谱,把记忆中的那些传统玩具都描绘出来,以此让孩子们了解文化传统。他觉得这是对先人智慧的赞许,也是对优良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并有益于其发扬。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画了逾千幅图的李鲜并不是出身绘画科班,也没有学过画画他画这些图谱,全靠无师自通的天赋和满腔热情。

李鲜老家住在柳州市融安县大将乡龙妙村,他从小聪明好学,喜欢观察。在同村的同龄人中,李鲜是读书最多的人,解放初期,中学毕业的他顺利考入了宜州师范学校,继而升入柳州师专,并幸运地被保送到广西师大进修。没想到,进修没有结束,便赶上了国家困难时期,李鲜只好提前参加工作。他先后担任过中小学校的语文、数学、美术等多科老师。不论教授哪一科,李鲜的美术特长都能充分地派上用场。比如,在地理课上,他随意几笔,就能在黑板上勾勒出一个地方的地图;数学课上,他从不用尺子,就能把平面图和立体图形画得标准。

工作之余,李鲜总是很留意身边的事物,每次见到有趣的东西,他都习惯将其画下来。即使不画在纸上,他也会在心底里描绘一番。

2004年,退休后的李鲜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和老家融安县大将乡龙妙村的几位老先生一起着手编写《龙妙村史》。如今这本工作浩大、历史跨度长达200多年的村史,已经印刷出版,并被广西图书馆、档案馆收藏。欣喜之余,是李鲜等几位老同志的痴心付出。当初在文字整理编写过程中,就有人提议在书中配一些插画,于是这项工作自然而然落到了颇有美术功底的李鲜身上。李鲜考虑到这是一部村史,所配插图也应与历史相呼应,于是他以类似工笔画的风格,将记忆中的村落、码头,村民用的农具、火具、灯具、渔具、儿童自制的玩具,妇女用的梳妆台、化妆盒、绣花针,以及不同用途的扫帚,都一一刻画出来。由于这些场景和物品大部分已在村里绝迹,李鲜却凭记忆将它们画得惟妙惟肖。在村史出版后,这些插图深受广大读者的称赞。不可否认,这些插图和文字一样,都极富历史价值,尤其图画记录下来的那些消失的东西,让村民见到后感到格外亲切。在村民们看来,书中最好的一幅插图应是消失了的村前码头,李鲜在画中描绘出一条宽敞沿河而建的老街,停泊在岸边的渡船,村民们来来往往,一条绵延千米的集市热闹非凡,商贩们挑着担子叫卖着,俨然一幅活生生的江南街景图。这幅图画出来后,村里老人以及有关历史学家连连称好,在他们看来,龙妙村的过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得到认可的李鲜自信心更足了,于是他便有了把家乡消失了的、过去传统玩具都画出来的想法。因为在为村史配图的过程中,他已经描绘了一些传统玩具的图片,不过还不够全面和系统,他想,应该尽可能多的让人们记把这些家乡原有的风物都以图画的方式留下来,让人们记住曾经在家乡出现的东西。况且,他认为现代社会,居住环境和人居模式的改善,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了,独生子女们都期盼有同伴玩,而传统游戏正好能适应他们的需求,参与人数可多可少,灵活自由。如丢沙包、跳皮筋等传统游戏,大家需要互相配合才能过关,可以很好地培养独生子女们的群体合作意识。同时,这些传统游戏多是在户外进行的,这种在大自然中的有氧运动,对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好处。不可忽视的,这些传统游戏中的玩具,其制作材料均可在身边生活废品中找到,如铁丝、布料和木头等,用它们做玩具,也是低碳节约的行为,孩子要是能亲自动手制作,也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尝试、健身的经历。

每每回味这些传统玩具给自己曾经清贫的童年带来的无比乐趣时,李鲜便更加坚定要用图谱展示和传承这些民族文化的信心。

不过要想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难度特别大,毕竟很多实物原型都已经没有了,李鲜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来画。为了把这些传统玩具画得更加形象和逼真,在南宁儿子家养老的李鲜多次回到故乡,寻访年岁大的老人们,和他们一起回忆往昔。搜集完资料后,李鲜对自己的绘画又感到不满意,他认为自己绘出的玩具图谱没有立体感,主要原因是光影没有画好。为此,李鲜反复练习,画了到底有多少张纸,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和修改,李鲜终于对自己描绘的作品感到满意了。在画画的过程中,李鲜也渐渐有了更系统的想法,比如他把同类玩具归在一起,分类画、一组组的画,这样就不容易遗漏了。

如此绘画虽然很辛苦,但李鲜心中却特别快乐,心情也一直特别激动有时在半夜醒来,他突然回想起什么玩具,他便会兴奋得无法再入睡于是他披衣下床,为不影响家人休息,他便来到户外,到附近公园或街头路灯下,把心中的作品完成。

如今,每天画画成了李鲜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他总是随身携带笔和纸,在灵感突发时立即绘画。画完,他还要把作品拿给大家去看,根据大家提的意见进行修改。

李鲜说,只要他活着,他的画笔就不会停,因为这样的生活让他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在绘画的过程中,也让他时刻沉浸在童年的快乐中,他的心态也因此变得更加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