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1969年底从博山电瓷厂调入博山区工业局,从事物资管理工作。当时区原工业企业,有陶瓷、琉璃、机电、化工、服装鞋帽、木器、家具等各行业近50家。

进入70、80年代,通过技术改造、上新创新、工业转型、调整结构等区原工业企业有了很大发展。市里召开全市经济分析运行会,往往安排博山区作典型发言,市经委不断传播博山区发展工业的做法和经验。这期间市里为了提高淄博在全国的知名度,加快淄博工业发展,组织举办了“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宗旨,邀请全国各地厂家,及部、省领导参加会议,参观的企业多达80多家。在展示期间,中央有关部委,山东省副省长张敬涛等领导前来参会。在参观博山展销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题字予以鼓励。通过陶瓷琉璃艺术节组织参观活动,博山工业在全国知名度越来越高。企业在办节期间,与外地各企业签订了大量供货合同,当时省里评价各地办节成功的有青岛啤酒节、潍坊风筝节和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

1984年3月市里为了加快全市工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和市委企业政治部作出决定,从1984年4月,上收各区县大集体以上企业。我区共有47家国有及大集体以上企业,被上收到市里管理,余下不足20家。一是原小集体企业,二是小陶瓷企业,陶瓷业这块由省陶瓷公司代管。区里按照当时情况,对工业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改组。将原工业公司、乡镇管理局、区委企业政治部、区财委等单位,合并后组建大经委。经委下设八个专业公司,实行从区和乡镇工业的行业性管理。区里提出的工业指导方针,是上至中央,下至乡村,在大力抓好现有区原企业,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之中央提出对乡镇企业实行横向经济联合的指导方针,由过去单纯的“母鸡下蛋”,给予乡镇上项目、给产品。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我区如万杰集团、祥和水泥厂、八陡涤纶厂、白塔饮料厂、山天河北低压电瓷厂,崮山油泵厂等,当时发展很快,影响很大。我那时任博山区供销公司经理,统管计划经济主要生产资料。区成立有关项目领导小组,我是成员之一,为有关项目,做好物资保障工作。那时到企业调查研究,查看项目落实情况,都骑着自行车去。

1986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往各区县下放部分企业管理权。博山区第一次下放19家企业,加之原来小集体企业,及乡镇比较大的10家,共29家企业,成立了博山区工业公司,由我和张文荣负责。我们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引进项目,狠抓技术改造、上新创新振兴博山经济。经过一年大量的工作,我们及时召开区原企业总结表彰大会,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表彰,并颁发“振兴中华篇”。(有照片)

回顾从计划经济(什么东西都得票证),到改革开放这40年里,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部分区原企业,从国有集体企业到股份制企业,及私有企业,我列举四家企业来看他们的发展变化情况:第一家是淄博平板玻璃厂。该厂是轻工业部利用老工业嫁接,投资300万,要求年产30万标箱的平板玻璃,这项目最初是市计委告诉博山工业局。听到消息后,区里组团向市计委、市经委、省计委找到中央轻工业部,汇报博山工业情况。尤其是玻璃业生产现状,取得部里领导的初步认可。后部里派两轮局领导,中国美术琉璃总公司领导,会同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一块来博山区实地考察美术琉璃厂、晶华玻璃厂等单位。经过多次考察论证,最后确定把这一项目放到博山。博山区以晶华玻璃厂为名,在张家庄,现掩的(现在平板玻璃总公司地址)征地建厂。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区里平板玻璃会战指挥部,由工业局和计委领导挂帅,从骨干企业抽调骨干工人、技术人员组成专业小组,经过紧张征地、施工设备采购安装等工作,历经三年时间,除利用轻工部投资300万元资金外,从银行贷款总共投资700万元投资生产,年产能力达到40万标箱,受到轻工业部来电祝贺。后经改造规模,上新创新品种增加,由一般玻璃,发展到汽车挡风玻璃及其他用途玻璃。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在全国非常有影响的企业,并成功上市。第二家是东佳集团公司,原淄博颜料厂。该厂是通过技术改造,不断上新创新,改变了企业的命运。其最早生产氧化铁红,也就是俗称红土。生产条件很差,生产后的污水像洪水一样排入附近河里。根据市场需求,新上了硫酸为诸多化工企业提供原料。那时规模虽跟不上淄博制酸厂,但改变了企业现状。后知悉我国缺少氧化钴这个产品,每年从外国进口,区里积极组织,找到上级有关部门,后来引起了冶金工业部的重视。认为博山是老工业区,该厂又生产氧化铁红和硫酸,硫酸是生产硫化钴和氧化钴的一种辅助原料。几经来博山实地考察,最终确定投资1000万元,形成年产氧化钴70吨的生产能力。项目批准后,工业局组织工业组入厂,帮助快上这个好项目。经过两年时间,项目投产达标,企业由原来归省化工厅,后改为冶金厅管理,打了一个翻身仗,这也为后来与日本合资成立东佳集团打下基础。经过改制这些年在孙永才领导下,发展到今天这样规模的企业及全区交税大户。第三家企业是淄博龙泉管道公司,原来是博山水泥制造厂。生产一般水泥电杆,经过企业管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新上用于辊道生产所需的高强度陶瓷滚棒。开始的时候成品率低、滚棒变形,后来请省陶瓷公司和省窑炉公司的技术专家到厂实地考察,分析质量,从烧成炉具窑炉做了改造,逐步解决了陶瓷棍棒的质量,成品率大大提高。之后仍以水泥电杆为主打产品,逐步上新多品种大口径水泥管,发展到生产直径2到3米高的大口径水泥管。由此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在孟家顶一带征地建厂,用于生产多种大口径水泥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后来各地大搞水利建设及城市建设,为满足外省需要,采取在省外建厂,减少运输压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发展到今天这样大规模的龙泉管道公司。在刘长杰同志的领导下成立了上市公司,该公司成为在博山建筑物有影响力的地标办公大楼。第四家企业是博山防爆电器厂。成立于1956年,当时是博山铜锡铝合作社。因生产产品有变化,改成博山五金制品厂。从70年代开始试制一台防爆磁力起动器,经有关部门实验和鉴定,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颁发了防爆合格证,准予生产,从此结束了工业简单的铜锡铝制品及小五金制品的历史,开始了防爆电器的专业化生产,企业改名为防爆电器厂。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特别是99年间区调整了厂里的领导班子,冯宝岺任厂长。他实施抓班子,树形象,抓管理,促效益,抓科技,进一步树立企业品牌。抓市场,通销路,抓质量,求信誉,抓制度,聚民心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了适应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使企业逐年都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在上新创新方面有很大发展。近几年时间,公司成为全国防爆电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防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防爆电气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防爆电器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网络成员单位,中国石化物资资源市场成员厂,全国防爆设备安装修理定点厂等,经济效益也有很大发展。

通过以上企业四十年来的改革证明,我区的工业企业在党的领导下,伴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跟进改革的步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见证了这段历史,看着企业和工人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和血汗,使我更加坚信党的领导,更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张谦祥

原博山区经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