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者:岳秀玲,女,1956.4出生于原桓台县耿桥镇李家村,初中毕业后在乡镇企业工作,1996年至2013年先后在侯庄镇府、果里镇府工作,直至退休。
退休前,我一直在基层镇府工作。作为一名农村娃又服务于农村,经历并见证了我国农村30年来的改革历程,亲眼目睹了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内心我感受到我党的伟大,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感到自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路子。随着我国多元化经济的发展,由土地所产生的收益不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但是,土地是始终是农民的根。农民之余土地,犹如文人手中的笔杆子。所以,农民更加关注土地政策的改革。
1984年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是当时农民收入高速增长最深刻的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性,实现了生产制度的变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极大地解放了长期受到压抑的农村生产力,增强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动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1999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对农村土地又实行了二轮延包政策,土地延包期为30年。在这期间,农民对土地由不在意到在意,到爱不释手,有土地所产生想象不到的巨大收益越来越凸显。2017年10月党的十八大又给农民吃了定心丸,确定土地政策是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到期后将继续延长30年。农民,尤其是城乡结合地带的农民,也许,只是这一个身份,就决定了你是巨大的潜力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八大明确提出是统筹农村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对农村发展也提出了三大要求,第一就是确保粮食国家安全和产品有效供给。所以,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获益的同时,也应该体谅中央的良苦用心,而非一味地获益获益。
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基层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党的政策,并向身边的人解读,尤其向身边的农民朋友解读,让更多的人感受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