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者:李其强,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退休干部
我叫李其强,今年67岁,1951年出生在新社会一个农民家庭里。从记事起,我对农业、农村、农民就有深厚的感情。我在农村任教师17年,1984年调往乡镇工作,多年分管农业,亲自经历了国家对农村农业一系列政策体制改革。
自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一直就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基本方针。提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棉花抓紧,必须把布匹抓紧”的发展理念。但是在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土地公有制、以生产队为中心、集体组织、打点出工、记工分,产品分配按人七劳三,生产条件又差,机械化程度差,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供应差,农民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真是农民苦、农民累,整日面对黄土背朝天,收入低、无存钱。农业大集体时期,国家也很重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重视“三秋”和“三夏”生产,冬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号召开展农业学大寨。
真正使农业逐步振兴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一定十五年后延至三十年不变,农民吃了定心丸,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早出晚归不休闲,精心照管责任田。真是政策对了头,农民生产有劲头!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就拿我们满庄镇而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能主动地进行调整种植结构,强抓了稳粮保棉,有条件的建起了“三场”“三园”(“猪场、鸡场、牛场”“桑园、果园、菜园”)强化了“三专并举”(专业村、专业户、专业人才)。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的改变,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变化,增产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随之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去掉和农民征收的“三提五统”,不再征收农业税,不再缴公粮。从而激发起了农民的感恩之情。同时国家大力开展了科技兴农战略;农业机械化的升级配套、送科技下乡,改变生产条件,农资供应齐全,优良品种多样,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帮助。
再就是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和生产经营者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愿结合,民主管理,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促进了农业的兴旺发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把强国富民记心上。党中央每年都坚持发出关心农业、农村、农民的中央1号文件,制定出台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重视“三农”,关注民生,向农业倾斜。并能经常进村入户,体察民情,问寒问暖。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大打扶贫、脱贫攻坚战。高龄老人还补贴钱,医保看病还报销钱。派第一书记到农村支部任职,抓文明村建设,棚户区改造;扫黑除恶,营造发展环境。使全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村容村貌大有改观。村村旧貌换新颜,居住区到处见高楼林立车满地,吃穿住用行都好,生活高品质,各项事业大发展,家有余粮和存款。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眼前。强国富民已经实现。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更加关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拥护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再立新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