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学校,又退休在农村。不论是农村改革还是教育改革都耳闻目睹身临其境。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农村的祥和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工具分给了承包户。人们奔走相告,改革大潮迅速席卷全国。昔日“出工不出力,干活大呼隆”的场景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全家齐出动,老少都分工,苦干加巧干,一心奔富路的繁忙景象。

我家在乳山与海阳市交界处的小山村。家属都吃农村粮,在这重大历史变革时刻,家里联产承包情况如何是我免不了的牵挂。星期天回家了解我家共承包了2亩7分地。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帮助家里分别种上了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各种作物。由于精心管理及时浇水、施肥、除虫,秋后各种作物获得了大丰收。口粮、蔬菜、油料自足有余。老伴脸上有了笑容,情不自禁回想起一段故事。

那是改革前大约是1976年,我俩去东司马庄亲戚家出门看见人家饭橱上放了一盘四五个玉米面饼子,十分羡慕地说:“咱哪年能吃上这样的饼子就好了。”这个向往今天早就实现了,我们怎么能不高兴呢?

随之全国改革大潮,教育战线也在教育教学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改革。那时我四十多岁,为教改冲锋陷阵正当时。记得我在镇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主要分工是抓教学改革工作。为了取得优异的效果,我带领全校1—5年级教师,从备课上下功夫,钻研教法,利用启发式教学改革满堂灌的旧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名列前茅。年终单位被评为先进单位,本人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1985年的下半年本人被任命为盘古庄学区小学校长。因工作的需要1988年又把我调到镇教委担任全镇小部教研员,负责全镇小学部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从此,我又深入教学第一线与广大教师一起认真备课,改进教法。亲自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发现授课好的教师就召集全镇有关的老师实地参观或进行公开教学。使全镇教学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小学部又在全镇改革考试制度。以前全镇统考只有语文、数学、常识几个学科。而其它如音乐、体育、美术不考试。长期下去,就形成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不考的科目,平日就不教了。所以自1998年开始镇、教委实行语文、数学、常识、音乐、体育、美术全面考察。这次改革受到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普遍关注并受到业务上级有力支持和鼓励。

改革大潮奔腾不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长征路。在中国迈入新时代的今天,让我们从这场改革中汲取精神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于吉朋

乳山市乳山寨初级中学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