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见证了教育的巨大变化,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已成为历史,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身边年轻教师看到我熟练地操作多媒体上课;翻看我带着老花镜认真书写的学生操行评语;她们总说:“高老师,你越来越潮啦!要把我们年轻教师拍在沙滩上啦!”

1948年12月出生在崮山镇的一个农村家庭,我的命运,注定要与共和国结下不解之缘。1968年踏上教育岗位,2003年正式退休。拥有35年教学生涯的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庆幸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改革开放同行,因此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努力教书育人。

懵懂的教育梦

在国家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的状况下,能不能吃饱成为每个家庭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家里兄弟姊妹6个,只知道父母在我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就会为我们缝制好书包,送我们去村里的识字班。读联中需要步行到20多里地的温泉,父母先征求我们的意见,我是带领兄弟姊妹积极支持读书的。那时的我,可是特别羡慕温泉联中的老师,她们说话好听,走路好看。也许,这就是最初的教育梦想吧。

轻轻触摸教育梦

1966年,我联中毕业。回家帮父母去生产队做农活,照顾弟弟妹妹;高中的梦想至此搁浅。每天去地里做农活,我总是做的最快,就为了能抽出一点点时间重读上学的书。1968年,村里识字班需要人手。每天看着我在地头读书的老队长第一个推荐了我。20岁的我就算是成为了生产队的一名教字“先生”了。不知道啥是教育,只知道自己必须承担认真教字的责任。

一声声“老师好”,让我爱上教育工作

1970年,村里第一件大事就是建立了真正的学校——耩东小学,我也就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的民办教师。在学校里,因为共同的教育梦想,我找到了自己终生的伴侣,也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那时的我们,有过复式教育,同时教三个年级的孩子;一人身兼数科。虽然辛苦,但是孩子渴求的眼神让我们所有的老师“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读书学习,为的是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帮助。随着女儿和儿子的出生,我更加理解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每天清晨,我早早地来到学校,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孩子的一声声“老师好”让我越发地爱上了教育工作。

改革开放教育环境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各级政府开始行动起来。1982年,我所在的镇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的小家庭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因为土地需要专门管理,家里需要人伺弄土地,父母身体不好,也因为做教师收入不高。丈夫和我商量后,忍痛离开了学校,成为新形势下的农民。

我所在的学校又经历了合并成中村小学,扩建成耩东完小,到后来的中心小学。房舍越来越好,学生越来越多,我就成为了一名专职小学低年级语文、数学老师。一直到退休,我一直担任着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

校舍变了,不变的是我心中的教育梦。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都需要反复琢磨。随着身边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我会很高兴地向她们请教孩子们喜欢的新鲜事务。

因为改革开放的好政策,1990年,我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工资收入也由几十元提高到一百多元。自己教育的职业之路走的更踏实了。同年7月,儿子初中毕业,在高中和中师之间做抉择。我和孩子的爸爸,已经参加工作的女儿召开了家庭会议。对教育一直有梦想的我,说了很多教育的话;孩子的爸爸虽然已经离开了教育行业,但是他也说了对教育的想法。懂事的儿子做出了报考文登师范学校的志愿。

改革开放教育硬件变

1993年7月,儿子文登师范学校毕业,顺利成为了一名国家正式编制的初中教师。我心中的教育喜悦更强烈了。儿子是新时代的教师,他所接受的教育比我更丰富,教育理念更先进了。时常在家里,中年教师的我和青年教师的儿子一起探讨着教育的话题;儿子开放的教育思路让我改变了很多工作中的做法,而我的教育经验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儿子。

90年代末,计算机开始走进农村学校,多媒体设施走进农村教室。对于已经即将步入50岁年龄的女教师,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好学的儿子是第一批主动申请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年轻教师,娴熟的操作,灵活的运用,神奇的效果,都让我感叹和羡慕。在儿子的帮助下,我也学会基本的多媒体使用,课堂上孩子们的神情更加专注了,上课效率也更高了。

改革开放教育思想变

2000年,儿子也和同一教育梦想的儿媳妇组建了新的家庭。我所在的中心小学和崮山六中合并成为崮山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一家三位教师同进同出赢得了很多人的羡慕。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也带来教师收入的增加,每月工资也提高到了1000多元。

每次儿子和儿媳妇回家,我和当班主任的媳妇会聊到班级管理的话题。儿媳妇管理班级的优秀方法,我也会欣然接受。学期末学生的操行评语,儿媳妇新颖的写法让我更加感慨教育思想的变化带来的效果。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见证了教育的巨大变化,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已成为历史,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实验室、微机室等多媒体教学已普及,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逐渐“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新到精”,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网络都实现了班班通,班班实行网络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课堂。

身边年轻教师看到我熟练地操作多媒体上课;翻看我带着老花镜认真书写的学生操行评语;她们总说:“高老师,你越来越潮啦!要把我们年轻教师拍在沙滩上啦!”

改革开放幸福常在

2003年,我光荣退休了。虽然对教师岗位有万种不舍,但是我还是欣然接受国家的政策安排。退休回家,我和老伴一起带孙女,和孙女一起感受教育的魅力;做好儿子和儿媳妇的坚强后盾,让他俩工作更安心。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我非常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

2008年,国家政策考虑教师住房问题,对于农村教师没有分到福利住房的人,国家给予一次性房补。我也高兴领到九万多的房补。我把儿女召集在一起,分别给了他们一个大红包。作为长辈,我也告诉孩子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尤其是对儿子和儿媳妇,我将一生的教育追梦告诉他们,更勉励他们珍惜手中的工作,在教育之路上努力奋斗。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清风,唱着《春天的故事》,走过了三十五年的教育生涯。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巨大变化,我的脚步也紧跟着时代潮流,满腔热血地把我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享受者,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忠诚于党;作为曾经的教育工作者,要勉励后辈不忘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我们毕生的力量。

 

 

作者:高素芹

山东威海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