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建市之初,威海是一张尚未描绘的白纸。30年的伟大变革,30年的春华秋实,威海,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精心酿造了一坛浓郁的老酒,酒香漂洋过海,惊羡了各种肤色的目光。今日之威海,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康。30年,今非昔比,威海焕然一新。
扬威奋进三十年,筑牢经济基础是威海发展的开幕曲。时光倒回八十年代,作为一个边陲小城的威海,还在为打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而困惑。从那时起,一场场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的运动开始不断渗入。改革开放无疑是威海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30年的时间,从宏观到微观,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党政机关全面展开。东部滨海新城的崛起、各大产业园区的建设,日渐成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势板块。全方位的开放,成就了威海的昨天,影响着威海的今天,更拓展着威海的明天。
扬威奋进三十年,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威海发展的主旋律。30年以来,我市坚持不懈地实施“碧海、蓝天、青山、净土”四大行动,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我们的环境是威海人不变的底线。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中华环境奖…不胜枚举的荣誉让众人感受到了这座海边小城的魅力。三面环山,一面依海,塔山、仙姑顶、刘公岛重绿叠翠,威海公园、幸福门、国际海水浴场相映生辉。走在街头,红瓦淡墙,让人有一种“海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山中,人在绿中”的美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绿色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威海正沿着没有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文明发展道路继续前行。
扬威奋进三十年,为民谋利增福祉是威海发展的协奏曲。重温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最大的感慨是房子大了、粮食足了、精神乐了。八十年代,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无疑是游子和家人之间遥寄思念的纽带,如今,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让视频通话不再遥不可及。30年,威海始终坚守“确保大多数群众过得好,不让一个困难群众过不去”的庄重承诺,在努力改善民生的同时,让威海从“一条马路一盏灯,一家做鱼满城腥”的边陲小城脱胎换骨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幸福宜居城市,百姓生活环境日益优化。
走进威海,你读到的是一本书,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古朴而沧桑,从战国风云到甲午海战,腥风血雨,情节跌宕,一路看来,不忍卒读;走进威海,你看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另一个缩影,她承载着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使命,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道路上,步履铿锵,成绩斐然。2017年是新起点,威海必将再度启航、扬威奋进,在巩固经济基础、优化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福祉等方面定会谱写壮丽的新篇章。
作者:张华荣
山东威海经区崮山离退休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