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者:王晓明,镇江市外办原副主任、纪检组长
自1984年我市与日本津市缔结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以来,迄今已与美国、德国、韩国、俄罗斯等12国的16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并与一批经济发达、优势互补的外国城市(地区)建立了友好交往关系。以友城为纽带,打开了镇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镇江的宽广渠道,为镇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加强经贸和科技合作
市外办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对外交往和合作,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通过友城(友好)渠道向日本派遣农业专家和研修生,学习交流农作物栽培和农协组织发展经验,邀请日韩农业专家来镇江传授先进科技,如句容的葡萄、草莓,丹阳的稻鸭共作,都是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了镇江农业的丰产增收及生态化、多样化发展。
2001年,中江国际镇江公司从建设曼海姆市“中国园”友城项目入手,承揽了德国及欧洲上亿欧元的工程项目。镇江四建、江苏交通工程公司在非洲、印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工程项目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近年来,市外办紧密配合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开展境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活动。近5年来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1名,“331”人才团队3个,引荐中国云计算运营服务基地、加拿大胜恩集团总部等中外合作项目15个;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2015年中国镇江(上海)新材料产业项目推介会”,集中签约10个新材料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达26.7亿元;举行“2016镇江(上海)总部经济对接会”,促成17个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正式签约。
连续开展“企业服务年”工程,引导企业对接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共建活动。镇江企业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市场、寻求发展人数快速增长。
▲2000年3月,日本稻鸭协会会长古野隆雄(右3)万田正治(右2)在镇江考察稻鸭共作情况
▲2015“丝路之友”中国-意大利对话会在镇举行
▲2017年6月16日,欧洲青年精英代表团一行来大全集团参观交流
2.加强友城交流,拓展多领域开放和合作
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是沟通各国人民感情、加深各国人民友谊的有效途径。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镇江形成中日友谊梅樱园、赛珍珠纪念馆、德国曼海姆市“中国园”、镇江·美作友好文库、焦山《瘗鹤铭》、“情缘七夕”、镇江韩国临时政府史料陈列馆等对外交往基地及文化品牌项目。对外交往从文化起步,已扩展到科技、教育、体育、卫生、民政、消防、社会保障、新闻媒体、现代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实现全方位、多元化、宽领域开放格局。
在医疗卫生领域,与日本、德国等友城开展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向非洲、南美洲派出了援外医疗队,展示了镇江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和救死扶伤的道德风范。
与美、日、韩、德等国开展青少年、教师双向交流,代表中国城市参加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组织专业团组赴外国发达国家城市学习考察或邀请外国专家来镇江进行对**流与合作,促进了镇江科技进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企业规范管理等方面工作。
▲今年我市又与澳大利亚洛克汉普顿市签署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3.打造外事品牌,扩大外事活动公众参与面
外事活动的生命力植根于市民的交往。近年来,我市陆续组织优秀市民、民间艺术家出国访问,举办艺术展览及现场演示活动,展现镇江人民风采;邀请外宾走进社会、农村,体验居民、农民家庭生活,零距离感受镇江;举办多届中德青少年足球赛、“国际瑜伽日”千人瑜伽活动、中日韩国际书法交流展等国际交流活动,实现了国际友城市民的双向交流。
▲我市组队参加中韩友好城市青少年足球赛
▲我市举办第四届国际瑜伽日·千人瑜伽活动
2012年,组织150人赴日本友城津市、仓敷市访问,开展镇江最大规模的市民“走出去”对日民间交流活动。
2013年,与美国友城坦佩市共获“中美友好城市文化交流奖”。城德国曼姆市在2016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荣获全国友协领导颁发的“对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
与此同时,邀请多国高级别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举办专题论坛、峰会,提高了镇江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2008,纪念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70周年暨镇江市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吸引300多名国内外嘉宾与会。
▲我市派团参加韩国富川赛珍珠研讨会
▲2015年9月24日,《镇江·仓敷第十七次书法交流展》在镇江图书馆举行。镇江市与仓敷市自1997年10月正式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2008年以来,先后承办第二届“全球规划师联盟大会”“丝绸之友”“中国——意大利对话会”“亚太地区杰出女性论坛”等国际性会议。
2016、2017、2018年连续举办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吸引了国内外数百家低碳企业的领军人物、驻华使领馆以及国际友城的官员和代表到会,分享我市低碳环保经验和做法。
▲由镇江市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的2018国际低碳(镇江)大会暨江苏省生态环境高质量主题论坛,10月23日在镇江举行。图为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姆沙德阿赫塔尔视频致辞
4.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对外开放的优良环境
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优化涉外服务环境。至2017年,镇江年出入国(境)人数已逾17万人次,外资企业达1350多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370多亿美元,常住外国人逾3000人。
建立涉外案(事)件处理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妥善地处理涉外事(案)件,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维护镇江境内外国企业人员和机构的合法权益。出国(境)服务从因公渠道延伸至因私签证,优化“阳光外事、惠企为民”服务品牌,向社会提供出国签证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全市APEC商务旅行卡获批总量达到500余张。
设立“金山友谊奖”,表彰为镇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籍人士。
▲江苏省领事保护宣传周-镇江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