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我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然而,长久以来,这一法宝却被束之高阁,往往只存在于书里、口里、脑海里。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被模糊的、甚至被扭曲的群众路线

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还需要走群众路线吗?有人时常发出这样的疑问。

尽管我们已经处于网络时代,我们也的确离不开网络,网络给我们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但别忘了,海量的信息还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果不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我们又怎能把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标准呢?

有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缺乏应有的感情,不仅思想上,而且行动上与群众渐行渐远。他们到基层去调研、检查常常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由基层干部领着走几个点,吃顿饭、喝餐酒就算完事,他们根本不接触真正的群众;有些乡镇干部一个月难得下几回村,下村也只下到村干部家里就算到底了。待上半天,打几手牌、喝几杯酒,这就是他们调研的全部。

有人说,走群众路线会劳民伤财。此种谬论滑天下之大稽。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实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关键在于转作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树立清廉形象。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之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考察,本该是为了考察民情,倾听民声,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现实情况往往是前呼后拥、警车开道,云遮雾绕,他们处在围困千万重的核心。此种情景,与走群众路线简直就是南辕北辙;欲联系群众,岂不难哉!

更有甚者,当此之时,很多百姓被拉去摇身一变成了不需化妆的百姓演员,调研考察结果变成了走好路、看好点、听好话的形式主义。需要指出的是,这不叫群众路线,这是对群众路线的歪曲。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股歪风与群众利益格格不入,与群众愿望背道而驰,与群众关系水火不容,是我们当前要打倒的大敌

6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恰如旱地里的一场及时雨,必将对进一步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的党,从过去到现在,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从50个党员的小党变成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我们党依靠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和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说,没有广大的群众作为我们的依靠和根基,不可能有今天伟大的局面。不坚持群众路线,我们的党也不可能走过90多年的历程而愈发坚韧有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叠加,任何领域的改革,注定将遇到前所未有的矛盾与阻力。解决这些矛盾与阻力,孤陋寡闻、坐井观天不行,主观想象、凭空臆断不行。有些领导不自己去调查,热衷于读二手材料。这些材料大多来自于的典型,还有一些中间的、或者的典型材料看不到,往往使决策失误。

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很快,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情况下,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秤砣型干部,一沉到底和群众打成一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民不为民问人民,进步不进步看脚步。当前,我们的领导干部缺乏的,正是这种秤砣的精神。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坚持群众路线,最重要的就是注重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把调查作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领导干部的根在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寻根基层,到基层去调研。

群众路线丢不得,丢掉它我们就没有发言权,就会失去执政基础。《孟子》有语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树立并坚持群众观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要像运用群众路线的老专家毛泽东同志所言,早日下去亲自调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