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功能的日渐强大,社交软件、短视频、直播、网络游戏成为人们日常消遣的一大重要方式。如今,使用人群正在逐渐扩大,上至退休的老人,下至刚入园的幼儿,原本的消遣也趋于沉迷化,其数据触目惊心。比如,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的统计报告,仅中国的7.51亿网民中就有4.2亿人玩游戏,占比过半;从人群结构和游戏类型两个维度统计,青少年群体和电子竞技类游戏在其中的占比也均过半。

近日,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主题研讨会上,儿童作家郑春华发出感慨:“我们这些作家今天要做的就是跟网络争夺小朋友。”戳中了不少教师、家长的痛点。

很多家长无奈地表示,孩子喜欢用手机看短视频,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受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影响。为了跟网络争孩子,全家人什么招都用上了,买玩具、买书、陪玩、做思想工作,见到孩子靠近手机,就如临大敌。

对于网游、短视频等手机软件在孩子们中普及的现象,网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不打游戏、不看短视频,而他身边所有的孩子都在玩《王者荣耀》、看抖音,他是不是会觉得自己被大家排除在外了?手机扮演了以前足球、篮球的角色。”只要孩子不沉迷与此,玩一玩也是有好处的。

    各位“家”人,在带孙过程中,手机在您的家庭中扮演什么样的形象?您的孙子是否也有“手机瘾”?我们应该怎样和手机抢孩子?欢迎跟帖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