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干部大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老干部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其原有的一套管理、教学、服务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需要。新形势下如何不断开拓创新,是摆在每个老干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问题,笔者对泰州市老干部大学如何实现提档升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处理好几个转变

服务对象的转变:随着离休人员整体进入“双高期”,人数在逐年减少,身体状况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教学活动,目前老干部大学学员基本是以退休干部为主,呈现出学员整体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

课程设置的转变:老干部大学成立初期,基本都是以书画、器乐、舞蹈、花卉、保健等专业为主,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老干部大学应创新出如智能手机应用、图片影像处理、防范网络诈骗与金融风险等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以适应老同志的需求,让老同志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学方式的转变:老干部大学学员具有年纪较轻、精力旺盛、学历层次高、求知需求强、渴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特点,而老干部大学由于自身办学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让每个老同志都满意。面对这种矛盾,老干部大学要积极思索对策,在教学方式上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这一供需矛盾。如可以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将活动与教学相配合;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成立社区分校让老同志能就近入学;定期举办集中讲座以弥补课程设置的空缺等方式。

管理水平的转变:老干部大学普遍面临的人手不足、经费有限、学员年龄跨度大、健康状况参差不齐等困难,经常会造成学校的后勤管理服务跟不上或服务质量不稳定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跳出原有的思维和服务模式,可以采取保洁、保安等工作交给社会上专业服务公司运作、建立健全学员数据库、完善学员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体系等方式,以实现学校管理服务的全面转型。

二、把握好几个平衡

学员入学身份要求与保持老干部大学活力之间的平衡:对前来参加学习的老同志身份或级别过高地进行限制,往往会导致入学门槛过高、老同志参与度降低、学校难以吸收到高水平骨干学员等问题,因此在办学中要进行充分考虑,合理设置学员入学条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力争多吸引优秀学员加入,从而使老干部大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传统教学项目与新兴教学内容比重的平衡:老干部大学的课程设置应该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这些课程最能适应老同志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果一味地求新求变会适得其反,而如果因循守旧又会与时代脱节。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力争做到在传统教学中即时补充和穿插新兴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时代的特色。

调动老同志积极性与合理安排活动项目之间的平衡:让广大学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老干部大学办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广大老干部增强学习乐趣、展现自身风采、充分发挥余热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老干部大学的管理者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去搭建各种平台,让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老同志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在组织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把握好活动项目的尺度,多采取能够适应老同志心理和生理的形式,而不能将它变成老同志的一种负担或一种任务,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享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

老干部自主管理与学校规范化管理之间的平衡:发挥骨干学员的带头模范作用,让老干部自主管理是作为老干部大学弥补人手不足、激发学员活力的一种有效措施,特别是在班级管理、组织开展活动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由于老同志个人觉悟、能力的不同,有时会造成管理工作不到位,甚至是产生矛盾的现象,这与老干部大学管理日渐规范化、专业化的趋势相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让老同志自主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在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上自觉从学校的大局出发,在学校的规章制度框架内开展工作。

三、解决好几个问题

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作用。随着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在老同志中的普及,要着力加强老干部大学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形式的创建,以这些新的传播形式为抓手,向学员推送国家的大政方针、学校教学动态信息以及开设微讲座、微党课等远程教育课堂,以此来拓展老干部大学的教学途径,提升老干部大学的办学效果。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改变以往单纯依靠人工操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与考勤管理等软件系统,以学员的学籍为核心,将学员的个人基本资料录入系统,实现学籍资料、报名缴费、信息查询、上课考勤、班级管理等内容的全电脑动态管理,从而达到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提高办学标准。老干部大学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对其健康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多年来,老干部大学的办学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和规范,但客观来说老干部大学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仍不高,办学的随意性仍较大。因此在办学中要立足高起点,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将学校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班级及学员管理等多方面制度进行细化,让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整体性,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

走精品化办学道路。老干部大学的学员特点决定了老干部大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类似“让老同志有学上”的扫盲式或普及式教育。特别是在一些具有办学优势的学科上多下功夫,培育一批精品化课程,自主研发教材、开展特色化教学,并以此为依托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以满足老干部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把政治建校落到实处。老年教育工作,特别是老干部的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要着重强化老干部局对老干部大学的领导,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作用,以建立临时党支部或举办宣讲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老干部大学树立起政治建校的理念,完善政治建校的制度,营造政治建校的氛围,从而准确把握好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广大老干部不至于因为退出工作岗位而在理想信念上出现逐步退化甚至是负面的情绪,进一步发挥好老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为传播正能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老干部大学要想较好地实现跨越发展和提档升级,就不仅要着眼于改进办学模式、增加学员人数、扩大教学规模之类的“小发展”,更要以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为要求、以促进老干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在构建新型教学管理体系、提高办学水平、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老干部积极作用等方面多下功夫,实现从“老有所学”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过渡的“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