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辽宁一位张大娘被检查出肺癌晚期,没过多久,便去世了。医生说,她的病情发作至少有两年了,身体应该早有咳血、胸痛的症状,而且癌症晚期,会伴随强烈的癌痛,不知道她是怎么挺过来的。

但是,张大娘并非没钱医治。在她留给女儿们的银行卡里有百万存款,还有一处价值60万元的房产。与巨额存款格格不入的,是老人家里堆积如山的旧物、准备卖钱的几大箱空饮料瓶。邻居说,老人平时烧水、做饭,都生怕多用一点电。

张大娘的女儿发现母亲身体不适,想带她检查,她却拒绝:“钱不能乱花,得给你们姐妹留着”。虽然退休金足以让老两口过得很好,但老人总惦记着多给孩子们留一点,所以一再拖延,耽误了病情。女儿感叹:“爸妈在生活上节俭过了头,却对晚辈出手大方。但其实我们更希望父母好好地爱自己,爱自己的健康和身体,即使不留一分钱,我们也是开心的。”

像这位老人一样的中国父母,从来不是少数。对他们而言,自己多苦多累都没关系,只是儿女不能受一点委屈:孩子年幼时,起早贪黑、洗衣做饭;等他们长大一点,为供孩子读书省吃俭用;要成家立业了,掏空家底给孩子买房结婚;孩子有了孩子,他们又献了钱包献自身,挑起抚养孙子的担子......

虽然许多老人嘴上说,对儿女来说,最好的礼物就是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晚年无忧无虑,所以要对自己大方。但实际做起来,多少老人能真的以“爱自己”为出发点呢?

各位家人,您是否认同我们的人生缺失了“自我”这一课?如果在渐渐老去时“自私”一点,您认为应该怎样做呢?欢迎跟帖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