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节目《舞出我人生》打响对抗大赛。19岁的聋哑男孩史秋捡和助梦人周楚楚再次登上舞台,他们以“青春”为主题,用舞蹈诠释生命与爱情,唤醒了现场和电视机前无数观众年少时的青葱回忆。
然而谁也想不到,舞台上的阳光舞者史秋捡竟是一个聋哑弃婴。他的成长与进步,是养母赵丹用付出的爱和心血换来的。谈起养子史秋捡,赵丹的记忆闪回到1995年9月10日。这天上午,哈尔滨南岗汽车站里人头攒动,正准备跟车出发的赵丹突然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循声望去,她发现一个电话亭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八九个月大的瘦小婴儿。走过去一看,只见婴儿眼泪鼻涕一把,几乎要哭断气了。
赵丹本能地伸出双手把孩子抱在怀里,发现婴儿是个男孩。她跟看守电话亭的老太太打听孩子的来历,老太太告诉她说:当天上午约么9点钟的时候,一个年轻妇女抱着这个孩子来打电话,随后撂下一句话,说要去趟厕所,让她照看一下孩子,可是一去就没了踪影。
赵丹从孩子身上摸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因父母离异,孩子双耳全聋,无力抚养,恳请好心人收留。孩子出生日期为1994年12月30日。”纸条的背面是佳木斯市人民医院的诊断书,证实孩子是先天性耳聋。
赵丹没有多想,当即托人转告开车的丈夫先出车,自己则抱着孩子回了家。
赵丹是哈尔滨本地人,1969年6月出生,1989年与丈夫结婚后两人一直住在赵丹娘家,夫妻俩养育了一个女儿名叫史田美子。赵丹和丈夫从1994年起承包了一台大客车跑客运,日子过得倒也平安充实。
见女儿抱回来一个孩子,母亲姚荣华急忙给孩子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出门买来一袋奶粉,喂给小家伙吃。望着孩子哭红了的小脸,赵丹心绪难平,她知道欲找到孩子的生身父母是不可能的事。怎么办呢?思来想去,赵丹打算自己收养这个孩子,一来她觉得自己遇上他就是缘分,再者收养他也能让女儿有个伴。她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史秋捡,意即秋天捡回来的宝贝。
从收养小秋捡那一刻起,赵丹就把自己摆在一个生身母亲的位置,决心用真爱来温暖孩子。然而,不久家里发生了变故,由于丈夫经营不善,跑客运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赔进去6万多元,只好把车卖了。
突然失去了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尽管如此,赵丹对孩子秋捡的爱依然没有丝毫保留,她一直在寻医问药,希望把孩子的耳疾治好。
1997年春节前,赵丹听说一个美国医学专家将会来到北京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出诊,有心带着小秋捡上北京去看病。对此,赵丹的丈夫不同意,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他担心往后的日子没法过。对于丈夫的不理解,赵丹觉得很伤心,两个人开始不停地吵架,感情随之出现裂痕。1997年春节过后,赵丹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女儿史田美子和养子史秋捡都由赵丹抚养。
1997年3月,赵丹变卖了自己的貂皮大衣和首饰,揣着一万多元钱带着小秋捡和女儿来到北京。美国专家给小秋捡做了认真检查后,遗憾地告诉赵丹,说小秋捡的左耳听力只有95分贝,右耳听力好一点,也只有125分贝,因为听力实在太差,使用助听器不会有任何作用。
希望之门被彻底关闭了,赵丹的眼泪一滴滴从眼角滑落下来。史田美子见妈妈伤心落泪,懂事地安慰母亲道:“妈妈不哭……”小秋捡瞪着眼睛看一眼妈妈,又看一眼姐姐,情不自禁地跟着姐姐含混地叫了一声 “妈——妈。”
危难中一声动听的妈妈,让赵丹浑身为之一颤。她紧紧地抱住小秋捡,止住了哭声。刹那间,赵丹意识到,自己作为2个孩子的母亲,应该坚强一些。之后的半个月内,赵丹带着小秋捡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医院求医问药,每次都无功而返。无奈,赵丹只好放弃给儿子治病的念头。
为了生计,回到哈尔滨后的赵丹和母亲合伙开了一家馒头店。她每天早晨3点钟起床蒸馒头,忙到夜里10点钟上床休息,整天像个陀螺不停地转着。
尽管忙,赵丹也没有放松对小秋捡的培养教育。她买来看图说话等图书,每天总要抽出一点时间耐心地教儿子认字看图。小秋捡听不见,她就拿实物教儿子。她还买来有关教聋哑儿童发音的书,自己揣摩后,结合口型教儿子发音。在赵丹不懈努力下,小秋捡慢慢能认出很多图画了,他嘴里甚至偶尔还能蹦出一两个字音来,母子俩交流起来越来越清楚明白。到后来,小秋捡一看妈妈的口型和双手动作,就能明白她的意思。反过来,赵丹也能从儿子的表情和含混的声音里明白儿子想对她“说”什么。
2001年9月,赵丹把小秋捡送进哈尔滨市聋哑学校读书,期望他能在老师的教导下,洞开心灵的门扉。自然地,小秋捡就在这里迈开了他人生的第一步。
2006年,女儿史田美子身高长到1.72米,颇具模特潜质。赵丹把她送到哈尔滨人和模特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史田美子很争气,在当年的“哈飞杯”汽车模特大赛上,她就获得了“十佳”模特和“最佳潜质奖”。
女儿有出息了,赵丹便把全部心思花在了儿子身上,一有空闲,她就带着小秋捡打网球、打乒乓球、游泳、滑旱冰,以此锻炼他的意志和体质。
2007年6月的一天,赵丹打开电视看一档舞蹈节目,突然,她发现小秋捡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双脚还跟着舞者有节奏地舞动着。赵丹忙打手势鼓励儿子:“你跳得很棒!”小秋捡回过头来,也向妈妈打手势:我要学跳舞。赵丹用审视的眼光看着儿子,他虽然听不见,但体形匀称,悟性好,或许跳舞真是他的立身之本啊。赵丹当即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几天后,赵丹就把小秋捡送到了哈尔滨东方剑桥国际标准舞学校学跳舞。
未曾想,几天后小秋捡的情绪就一落千丈。原来,他听不见声音,只能根据老师的示意点头、拍手或口型提示进行学习,舞步跟不上音乐节奏。赵丹敏锐地感觉到,孩子开始有自卑心理了。与老师沟通后,得知有个聋哑女孩李泗雯也在这里学跳舞,赵丹找到李泗雯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同意让李泗雯与小秋捡做搭档,李泗雯的父母爽快地答应了。有了搭档的小秋捡很快找到了感觉,几个月下来,两个无声世界里的孩子配合默契,成了学校里一对跳舞尖子。
2008年1月12日,第24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三届“华侨杯”国际标准舞国际公开赛在哈尔滨举行。小秋捡和他的搭档、聋哑女孩李泗雯参加了C组比赛。虽然两人是这次大赛中唯一一对在无声世界里舞蹈的选手,但两人凭着娴熟的技巧和优美的舞姿征服了评委,获得了第一名。1月14日,小秋捡又和另一位舞伴刘宇童捧得了D组冠军的奖杯。
之后,小秋捡多次参加当地各类舞蹈比赛,均取得较好成绩。2013年,小秋捡在赵丹的支持下,报名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节目《舞出我人生》。
5月5日,央视1套播出了《舞出我人生》节目。小秋捡和助梦人周楚楚在强劲节奏的音乐伴奏下,犹如两只轻盈的燕子,在台上上下翻飞,左右旋转,时而激越奔放,时而轻柔曼妙,随着音乐的戛然而止,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5月26日,《舞出我人生》开始新一轮大比拼,小秋捡和周楚楚跳了一支牛仔舞,强势逆袭晋级。6月2日,《舞出我人生》开始了最后的PK大战。这一次,小秋捡周楚楚与郑少秋魏巍组合进行PK。小秋捡周楚楚选用电影《初恋故事》中的音乐,以图唤起评委对青年爱情萌动时的记忆。那单车,那长椅,那气球,台上电子荧屏里交替出现的这些代表着梦幻般的道具,让众评委一个个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中,与舞者一同感受青春和爱情的滋味。遗憾的是,虽然小秋捡和周楚楚拼尽全力,但仍然不敌郑少秋魏巍 “热辣组合”。但小秋捡并不感到遗憾,因为在央视的追梦舞台上,他已经圆了自己和妈妈的梦,一个人间真爱的梦。
秋捡是不幸的,然而他又是万分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十分热爱自己的妈妈。正是这位善良的普通女人,用大爱和多于常人百倍的付出,把一位残疾少年培养成才,让他绽放出生命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