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1963年,由“儿歌大王”潘振声创作的《一分钱》,通过歌声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怕是小小的一分钱,也绝不能据为己有。由于歌词朗朗上口,歌曲主题积极向上,这首歌为一代一代人耳熟能详,唱响至今。
然而,最近这首《一分钱》却被更名为《一元钱》,出现在孩子们的儿歌教学书中。原版歌词里的“一分钱”也改为了“一元钱”。修改方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因为几十年过去了,一分钱的硬币已经不再流通使用、退出了时代的舞台。
此消息一出即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觉得,当代社会,一分钱钢镚差不多退出了现实生活,一元钱是如今孩子们能见到的最小面额的现金,改动一下无伤大雅,还便于孩子们理解;有些人则认为,当初歌曲选择捡到“一分钱”这个情节,不仅因为一分钱在当时常见常用,更在强调拾金不昧的美德面前,没有金额多少和大小之分。现在这样随意改动经典,有可能产生误导,让孩子们觉得善行与钱的多少相关。
儿歌歌词由“一分钱”改为“一元钱”,您觉得合适吗?欢迎“家”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