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评书《杨家将》,对里面那个阴险凶狠的萧太后深恶痛绝。近日漫翻辽史,才知道萧太后就是契丹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承天皇太后,她不仅高瞻远瞩,治国有方,还与汉臣韩德让演绎了一场长达41载的旷世情缘。

萧太后原名萧绰,小字燕燕,她出身契丹族的大姓萧氏,是纯正的契丹血统,其父萧思温是当朝“驸马”,官至宰相。萧燕燕天资聪颖,16岁时已出落得楚楚动人,被人称为“细娘”,这是契丹人对绝世美女的称呼。那个时候,她如许多女子一样,在心底编织着最美的爱情。那一刻终于来临,在她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了一见倾心的韩德让。

公元969年,萧燕燕全家随父亲到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任职,萧思温的官邸与汉族官员韩匡嗣的府第相隔不远。韩匡嗣有5个儿子,个个不俗,其中次子韩德让更是英俊洒脱,文才武略超群。萧韩两家同朝为官又是近邻,一时来往甚密,萧燕燕和韩德让相识相知相爱了。两个年轻人念念情深,但民族的隔阂(汉人受歧视)使韩德让不敢表露。还是契丹少女胆大,萧燕燕向父母言明喜欢韩德让,请求父亲做主。萧父内心是希望女儿能嫁入皇室飞黄腾达的,但禁不住爱女的缠磨,萧燕燕和韩德让终于举行了定亲仪式。然而,一场突发变故,却向这对有情人袭来。

世事沧桑,萧燕燕和韩德让没来得及比翼双飞,萧燕燕就被皇帝征选入宫了,成为辽景宗耶律贤的贵妃。皇命难违吗?他们抗争过吗?史书中寻不到蛛丝马迹,宫门一入深似海,却是不争的事实。萧燕燕很快由贵妃晋升为皇后,由于景宗身体虚弱,这个绝色美女开始步入朝堂代夫理政,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才华。不久,她的父亲被政敌刺杀了,年仅17岁的萧燕燕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如此残酷的权力斗争使她的政治阅历迅速成熟起来。没有了父亲的帮助,好在还有丈夫的支持。她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全力协助景宗治理国家。在景宗的支持下,她不仅得到了尽显才能的机会,也得到了群臣由衷的钦佩和效忠。两年之后,19岁的萧燕燕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景宗后继有人,对萧燕燕更加宠爱无比。

在萧燕燕的努力下,辽国经济形势好转,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朝野上下,对年轻的皇后刮目相看。到景宗时,阿保机创立的契丹王朝已经立国六十多年。其间,内忧外患,血雨腥风,战争一直伴随着这个多元文化的草原帝国。在契丹男人的手里,这个王朝没能成为太平盛世。但是,历史把这个重任赋予了契丹的女人,赋予了年仅20多岁的萧燕燕。公元980年,萧燕燕与丈夫亲率大军进围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在与宋朝的几次征战中,巩固了辽国的江山。

公元982年9月,35岁的辽景宗病死,当时,萧燕燕刚刚30岁,太子耶律隆绪不满12岁,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虎视眈眈地盯着皇位,局势马上变得险恶起来。这时候,韩德让、耶律斜轸两位股肱之臣协助她稳定了局势。在以后的日子里,韩德让更是为了大辽的江山出谋划策,忠心耿耿。萧燕燕与曾经的情侣韩德让再续前缘。为了江山,更为了前情,萧燕燕冲破重重阻挠,以太后的身份下嫁韩德让,皇帝耶律隆绪也视之如父。萧燕燕57岁那年病死之后,韩德让一直郁郁寡欢,重病卧床不起,一年后,他追随她而去,没有归葬在韩氏家族墓地,而是长眠在了她的墓地旁。

有人称萧燕燕是一个可以和武则天相媲美的女子。萧燕燕一生金戈铁马、建功立业、彪炳史册,其功勋并不亚于武则天。但是,萧燕燕却拥有比武则天更多的幸福——作为一个女人,她曾有过一场可歌可泣的旷世情缘,她真正享有完整的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