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张涛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保健科副主任、保健神经内科主任。

擅长领域: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癫痫、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坐诊时间: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医生手记:

脑梗死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第一杀手。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死发病急骤,令人猝不及防。目前我国脑梗死复发率高达40%,很多患者频繁发生梗死,难以摆脱其纠缠。脑梗死患者往往复发一次病情加重一次,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脑梗死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其复发,即二级预防,一旦发生脑梗死,则需要终生接受二级预防,以防脑梗死再发。

 

问题解答:

一、导致脑梗死突发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脑梗死?

前不久,老伴早晨起来就感觉走不动路了,老是撞墙,我就赶紧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医生说是脑梗死,还好送得及时。现在他能说话了,就是说起来很吃力。想想之前老伴说有点头晕,我没大在意,现在十分后悔又特别后怕。导致脑梗死突发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前期有什么预兆呢?——程红娥(济南)

答: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增加、男性、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可控因素包括: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房颤;既往有冠心病或心脏病发作史;既往有外周动脉疾病史。有研究显示,可控的危险因素可以解释90%的脑梗死发作。这就意味着控制这些因素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复发非常重要。

脑梗死虽然发病突然,变化急剧,但如仔细观察,在得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可以发现一些预兆。主要有以下几种异常:

1.肢体突然麻木、软弱无力,或有癫痫样抽搐;

2.视力模糊、耳聋耳鸣;

3.说话吐字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有时不认识自己的亲人;

4.意识不清或嗜睡;

5.头痛、眩晕,伴有恶心呕吐。

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很短,有的可能会迅速恢复,不留任何痕迹。很多人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家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然而,这些早期的异常信号可能会急转直下,出现头晕、嘴眼歪斜、头痛呕吐、神志不清等症状,此时上医院已错失良机。因为从脑组织开始缺血缺氧到无法逆转的坏死,这段时间只有短暂的3~6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得到有效的治疗,受损的脑组织还有可能恢复。一旦时间耽搁,脑组织发生坏死与软化后,即为无法逆转的损伤。所以,要想成功抓住这个宝贵的治疗时机,我们就必须在发病早期,及时发现和识别脑梗死的各种症状,并且迅速将患者送往有治疗能力的医院。

二、“血稠”与脑梗什么关系?脑梗死患者是否需要定期输液治疗?

我家住小县城,父亲退休后每年的冬天都要输液冲冲血管,说老了血液变得黏稠,容易堵死,冲血管是有好处的。我刚开始不信,后来发现我们这里的老人几乎都这么做。听他们说效果还不错,冲完血管之后思路也清晰了。我想是药三分毒,这输液冲血管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沈瑞(济宁)

答:其实老百姓所说的“血稠”,通常都是通过“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获得的,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可靠。真正的血液黏稠主要见于严重脱水,由于水分的大量丢失,血液里水分减少,使有形成分例如血细胞等单位体积里的数量增加。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会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显著增多从而变得黏稠。

血液成分的改变,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对于严重的脱水、血液系统疾病要给予积极的治疗。

至于有人认为“冲血管”,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甚至能把血管给“冲薄了”。实际上,这种观念是没有依据的。很多患者会在每年的冬春季节进行输液治疗,但是具体有多大的预防价值,还不明确。在国外,没有这种疗法。

三、治疗脑梗死有没有特效药?如何有效防止脑梗死复发?

20115月,我出现头晕、无力、失语的症状,住院检查为轻微脑梗塞。住院半个月后出院。先有时头晕,中间有段时间没有服药。请问专家,一旦脑梗是不是药就不能停?有什么特效药吗?应该如何有效防止脑梗死复发?——石佳军(烟台)

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治疗脑梗死不存在特效药。除了心脏原因如房颤引起的脑栓塞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华法令预防再栓塞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需要终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梗死。另外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好处远远超过其出血的副作用。除非严重胃肠溃疡、血液系统疾病等口服阿司匹林禁忌,脑梗死患者也应终生口服阿司匹林。

脑梗死的恢复期治疗主要是二级预防——降压、调脂、降糖、抗血小板以及正确的生活习惯,通过这些措施可能会减少复发。具体点说,患者首先要定期检查血压、心电图、血糖和血脂等,并根据自己的检查结果咨询神经内科医师,帮助解决遇见的各种问题。其次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比如要彻底戒烟,控制饮酒量,并且要严格控制体重。肥胖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膳食营养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食盐摄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坚持锻炼能降低20%的复发危险。另外,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尽量保持积极、豁达、轻松的心情。对于有抑郁倾向者应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最后要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患过脑梗死的患者,要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医生的指导下脑梗死不会再纠缠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