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传播,作为宿主的野生动物能不能吃的问题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但民间热议不断,就在2月24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也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规范。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这项《决定》中规定除常见家畜家禽、水生野生动物和列入畜牧法规定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之外,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均禁止食用,群众所关注的部分昆虫和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因不属于规定中可食用范围,应停止食用。
那么根据这项决议中来看,“知了猴”也在禁止食用的范围内。那么到底“马知了猴”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呢?
由于知了猴长时间在地下生存,土壤中也含有多种病菌,其实金蝉本身也确实携带有一定的寄生虫和病菌,但是一般没有传染性,每年都有很多人抓捕和食用,也没有听说过有人食用知了猴而得病的,再说抓回家之后都经过高温油渣,再厉害的病毒和寄生虫也会被杀死,食用起来更不会有什么危险性。
倒是听说过有人食用金蝉导致过敏的情况发生,不过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是金蝉体内的异性蛋白质分子含量比较大,有些人体质特殊,食用之后容易过敏。
虽然新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哺乳动物,但我们也没必要草木皆兵,人云亦云,目前关于“知了猴”能不能吃,没有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的答案。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它应该不可能是携带者。并且目前研究所表明,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是哺乳动物,暂时没有大小其他动物感染这个病毒。
但是它属于野生动物,有着携带病毒的可能性,只要没有确认真正的宿主之前,任何野生动物都有可能性,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就算是有一丝的可能我们也不应该大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