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汪东兴领导下,参加了粉碎“四人帮”的全过程。在未对“四人帮”采取行动之前,汪东兴同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之间的酝酿活动我也知道一些。因为凡与粉碎“四人帮”的有关情况,汪东兴在华、叶处商谈后,回来都与李鑫和我通过气。现就我所知,照实地写出来,如能为党史工作者及广大读者提供些参考,我将会感到极大的宽慰。
9月14日夜,汪东兴和李鑫两人向华国锋进言:要设法除掉“四人帮”
毛主席逝世以后,9月10日晚,将毛主席遗体送到人民大会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吊唁仪式期间,汪东兴日夜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值班和休息。我作为吊唁期间主管人民大会堂警卫工作的工作人员,也同他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值班。
1976年9月12日和9月14日深夜,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鑫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看望汪东兴。他们一起谈到“四人帮”近几天的活动:9月9日凌晨2时在政治局讨论治丧问题会上,江青哭闹着要开除邓小平党籍;9月10日王洪文在紫光阁擅自开设中央办公厅值班室;姚文元他们还动员不少人向江青表忠心,写劝进信等等。李鑫还说:“我在钓鱼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伙人在钓鱼台经常聚会碰头,每次开政治局会议前,他们都先开小会,讨论对策。现在主席不在,他们肯定会造反夺权。我们要早下决心除掉他们,免得被动。”
汪东兴说:“我们对‘四人帮’的了解和分析,很多想法是一样的。你同我谈的情况、提的意见很重要,你找个时间去华国锋同志那里,把我们两个人的想法和意见同他谈谈。主席遗体在,我不好离开大会堂,让他对‘四人帮’的这些情况有个了解,对‘四人帮’的处置意见请他下决心。”
李鑫于9月14日晚去了东交民巷华国锋家,和华国锋谈了“四人帮”在钓鱼台频繁活动的情况和最近的动向,并代表汪东兴提了除掉“四人帮”的意见。李鑫在华国锋家里吃的晚饭,边吃边谈。当天夜里,李鑫又到大会堂汪东兴那里,他说:我把我们两个人对“四人帮”的看法和处置意见,都对华国锋讲了,他听进去了。虽然他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
9月12日上午到10月4日下午,叶剑英与汪东兴进行了四次密谈
第一次密谈。1976年9月12日,毛主席吊唁仪式的第二天,党和国家领导人继续参加吊唁和守灵。上午中间休息的时候,叶剑英元帅(以下简称叶)到了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他一见到汪东兴(以下简称汪)就说,一方面我来看看你,一方面来听听你对形势的看法。又说,自9月9日以来,你是日夜地忙,没有很好地休息过,可不能把身体搞垮哟!很多事情还等着我们去做呢!
汪:事情的确很多,瞻仰毛主席遗容还在进行。全国要求来京参加吊唁治丧的人民来信来电像雪片一样,秘书处忙于答复。追悼大会正在抓紧准备。遗体保护问题专家们正在研究,去越南取经的专家尚未回来,预计遗体保护的问题可以解决,请叶帅放心。
叶:毛主席逝世是一件很不幸的大事,我们都很悲痛!可是还有人不顾大局多方干扰。江青在讨论毛主席丧事的会议上,闹着要开除邓小平的党籍。姚文元跟着起哄,不必去说它了。而政治局中竟有人毫无根据地说主席脸色发紫,怀疑是医生害死的,弄得医生们很紧张。好在王洪文、张春桥都参加值班,不然又要颠倒是非了。
汪:毛主席逝世时,正好是华国锋和张春桥值班。我们在毛主席那里值了几个月的班,亲眼看到医生、护士高度负责,全力投入治疗和抢救,怎么可以无根据地怀疑他们呢?
叶:我们都能理解,我想你能顶得住压力!
汪:叶帅,压力我是不怕的。你知道,他们早就想把我搞掉。1967年1月,江青一伙就在幕后策划,在中南海内掀起“火烧”“油炸”汪东兴,在国务院小礼堂几次召开大会批斗我。主席知道后说话了:烧烧炸炸都可以,但不要烧焦了!这才把他们的气焰压下去了。后来江青一伙又给我戴上“特务头子”的帽子,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调离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撤掉我办公厅主任的职务等等。所有这些都被毛主席识破了,制止了。
叶:你在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经历了不少难办的事情,这也是不可多得的一种锻炼。我虽然老了,但锐气还是有的,看来,我们与他们的这一仗,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汪:对这伙人多年来我是看透了,他们搞分裂党的活动,是决不会罢休的。我们这些人,只要不倒不死,将永远是他们的对手。
叶:现在江青他们还在中南海活动吗?
汪:江青这两天在中南海跑到毛主席住地,要看毛主席那里的文件,被拒看后江青大为不满。她又要闹事了。主席逝世后,他们的活动更加频繁,更加明目张胆了。
叶:对于这一点,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现在双方都在搞火力侦察,选择突破口寻找时机。好,我们改天再谈。
第二次密谈。 1976年9月15日,在京的外国同志和朋友以及外国专家同首都群众一起瞻仰毛主席遗容。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毛主席遗体旁守灵,并在吊唁大厅分别接见前来吊唁的各国朋友。会见外宾后,叶剑英元帅和汪东兴由吊唁的北大厅来到东大厅南侧的一间办公室里,又开始了交谈。
汪东兴把近日江青要华国锋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毛主席处文件处理的问题,并且提出她、姚文元、毛远新和汪东兴都要参加常委会的事情向叶帅作了汇报。
叶帅听后说:他们气势逼人,向华国锋出难题,逼他表态。
汪:那天因为夜已深,没有打扰你。国锋同志同我商量后决定改为,中央常委会听取江青、姚文元和汪东兴对毛主席处文件处理意见的汇报。
叶:好主意,我们不能上当。他们正在挖空心思向华国锋施加压力,向中央常委会要权力,想挤进中央常委会内。做不到!今年我们党先后有三位领导人与世长辞了。“四人帮”乘机作乱,中国革命处于危难之中。
汪:江青一伙是一个反革命阴谋集团,党中央同他们的斗争是势不两立的。
叶:他们背离党中央,背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搞阴谋诡计,搞分裂,我们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中国革命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倒退失败!
汪:主席生前在政治局会议上,几次讲过周勃、陈平平吕氏乱,巩固汉室的这段历史。我看主席这话是有所指的。
叶帅点头说:老实说“四人帮”的罪恶比吕氏尤甚!他们迫害致死多少老同志啊!真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当叶帅谈到批判刘、邓、陶的问题时,汪东兴对叶帅说这个问题我了解是这样的:
1967年7月9日晚8时许,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118”房间召集周总理等一些老同志和中央文革小组的人一起开了一个会。会上毛主席说他要离京外出一段时间,并谈了他离京后的工作问题。江青一伙不让我随主席外出,理由是我是办公厅主任,走了谁来抓这一摊工作?主席没有同意他们的意见。主席说办公厅主任可以找人代理嘛!又说可以叫戚本禹代理中央办公厅主任。主席说了话,就这样定下了。
主席对参加会议的同志说:“对刘、邓背靠背地批一批是可以的,不要搞什么面对面的批斗。”当时参加会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会后我马上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央办公厅工作会议,传达了“118”会议有关的重大事项,并要求大家认真贯彻执行。
1967年7月中旬,陈伯达在一件关于批判刘少奇的“请示报告”上圈阅同意,并将刘少奇三个字中“少奇”两字勾掉,又在“刘”字后面加上“邓、陶夫妇”四个字。7月18日,北京的一些群众组织数万人,在中南海西门外召开批斗刘少奇誓师大会。以后又有一些群众组织在中南海周边“安营扎寨”,要求“刘少奇滚出中南海”。
当时毛主席住在上海。武健华同志得知戚本禹在组织大会批斗刘、邓、陶夫妇后,先后两次打电话报告了我,我当即报告了毛主席。主席让我马上给周总理打电话,请周总理告诉他们,对刘、邓、陶等人不要搞面对面的批斗。总理说:“主席的指示我知道了,你最好直接和戚本禹讲讲。”我又把主席的指示用电话通知了戚本禹。
戚本禹很不高兴地说:“你说的事情我知道了。家里的事由我来办。”说完就气哼哼地把电话挂断了。
据事后了解,江青一伙并没有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他们还是阳奉阴违地组织人批斗了刘、邓、陶夫妇。
叶帅听完这段话后说:他们无法无天!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灾难又要临头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得国常于丧,失国常于丧”。眼下我们不得不防啊!
第三次密谈。1976年10月2日下午3时许,叶剑英元帅按照预约来到汪东兴在中南海南楼的办公室。叶帅是第一次到这里来。进门时,他把身边随员留在楼下,自己一个人上了楼。进屋后,他沿着靠海的窗户边看边说:这房子貌不出众,但地点好,看得远,幽雅安静,是办公的好地方。
汪东兴给叶帅冲了一杯龙井茶,对叶帅说请坐下来谈吧。
叶:最近形势很紧张,这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中国人常拿“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来比喻首恶不除,祸乱不止。我看“四人帮”不除,我们的党和国家是没有出路的!
汪:为了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挽救党的事业,我们有责任粉碎“四人帮”这个反革命集团!
叶帅探着身子、压低声音问汪东兴:“你考虑好了吗?”
汪东兴用肯定的语气说:我认为形势逼人,不能再拖延,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
叶帅坚定地说,对!他们的气势发展到如此地步,该摊牌了,不能失掉时机,“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他停顿了一会儿又说:“至于斗争的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待见分晓”。
汪东兴庄重地说:叶帅,你是我们党内以深思熟虑、多谋善断而著称的领导人,由你和华国锋同志一起领导,团结政治局大多数委员,我看优势会在我们方面。
叶帅说:9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我同先念、向前请假先退席了。江青竟然擅自宣布散会,留下“四人帮”围逼华国锋。你留下来陪同华国锋一起对付他们,做得对。
汪东兴说:当时我觉得他们这样做很反常,他们简直就是在质问华国锋同志。
叶帅异常激动地说:看来他们已经开始下手了!他们是在逼华国锋摊牌,交权!他们阴谋篡党夺权的野心由来已久,想把他们的帮派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妄想!我们要立即找华国锋同志谈,要加速采取果断措施。
太阳已经落山,汪东兴对叶帅说:叶帅,消消气。今晚请你尝尝我们家里的饭菜。
叶帅很高兴地和汪东兴一起进了晚餐。
叶帅严肃庄重地说:好!就这样说定了。我现在就去华国锋那里同他谈,具体问题由你今晚去华国锋那里谈。一定要严格保密,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尽量做到知密范围小,但也不排除出点小的乱子。
汪东兴说:肯定有风险,但力争不出乱子。
叶帅临出门时叮嘱说:事实摆在眼前,逼着我们要加速进程,不能失掉良机。4日下午我再来,不要打电话,你也不能到我那里去,不要惊动了他们。
汪东兴说:我明白。按照叶帅的交代,10月2日晚9时汪东兴去了华国锋副主席在东交民巷的住地。
在华国锋副主席办公室,汪东兴对他说:今天下午叶帅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们谈了一个下午,主要讨论如何解决“四人帮”的问题。
华国锋回话说:叶帅刚才来过。你们谈的意见原则上和我想的一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具体化。刚才我和叶帅商议过,由你先提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来,我们再来议定,你看这样好吗?
汪东兴想了一会儿说:我回去考虑一下,拿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明天我再来汇报。
华国锋又进一步明确地说:形势逼人,争取在一周内解决怎么样?你尽快准备,但也不要过急,没有准备好,不能动手。
汪东兴表示同意:我争取一周内作好准备,没有把握的仗,绝对不能打。明天我把方案拿出来咱们再定。
华国锋说:你制订方案时,还要考虑到困难和阻力,而且时间紧迫。
汪东兴说:时间是很紧了,据我了解,张春桥最近两次到中南海,在江青家里谈了很久。我们一定要赶在他们前头。华国锋最后说:那好,明天还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见面,不打电话了。
1976年10月2日晚,汪东兴送走叶帅后,已经是7点多钟了。他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盘算了一会儿,让值班的高成堂秘书通知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李鑫和中央警卫局副局长、8341部队政委武健华到中南海南楼汪东兴办公室开会。由于工作的关系,东兴同志和我们多有接触和交谈,所以大家对局势的现状、毛主席对“四人帮”的批判、中央同“四人帮”斗争的情况大致都是清楚的。我们三人到场之后,东兴同志就直截了当对我们说:中央已经下了决心,对“四人帮”要采取行动。他一面说,一面用手画了一个圈,五指并拢攥紧了拳头,示意要把“四人帮”一网打尽。他说,你们先琢磨出一个行动方案,我要到华国锋那里去。我回来后,咱们继续讨论行动方案。他特别强调,要严守机密,不能有丝毫疏忽。他正要离开办公室时,又告诉正在交接班的高成堂、孙守明两位秘书,在他的办公室旁为李鑫、武健华准备一间办公室和卧室,从现在起,他们就在这里办公和休息。回转头他又交代张耀祠:你回去要内紧外松地抓紧中央办公厅、中央警卫局的日常工作,这几天不要发生意外事端,有事随时当面通气。
10月3日凌晨3时,李鑫、武健华在汪东兴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我们商量的行动方案的初步意见,东兴同志和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在讨论行动方案时,我们本着以下四条原则去考虑问题。
一是把握“四人帮”的心理状态。在这段时间里,张春桥处心积虑想把出版“毛选”的权抓到手。他曾经在近期找李鑫向他汇报过关于出版“毛选”五卷的情况,并向李鑫索要几份稿子去看。利用张春桥对出版“毛选”五卷工作的关注,把常委会议内容确定为:研究“毛选”五卷出版问题,应该对张春桥是有极大吸引力的。
二是按惯例行事。中央对研究“毛选”的出版问题,特别是涉及稿子问题时,历来都是在怀仁堂正厅开会,因为中央曾有过规定:凡属“毛选”稿件,不得带出中南海以外的地方研究。对这些规定,张春桥、王洪文都是知道的。
三是抓住研究涉及毛主席的重要问题,如研究建造毛主席纪念堂选址问题,作为常委是必须参加的,这样使张春桥、王洪文不能托词不到或因故请假。
四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在怀仁堂这里采取行动,较为方便有利。
根据以上考虑,我们提出在中南海怀仁堂正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内容有二:一、研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问题;二、建造毛主席纪念堂选址问题。
在这个方案中确定,解决“四人帮”的顺序是:在怀仁堂解决王洪文和张春桥两个人的问题之后,再依次分别处置江青和姚文元的问题。毛远新与“四人帮”区别对待,对他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就地监护审查。
在这个行动方案中,还对行动期间力量的组织、隔离地点、保密措施、战备预案以及同北京卫戍区的分工和配合问题,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
讨论到最后,汪东兴遵照华国锋、叶剑英副主席的指示,对李鑫、武健华两人的工作进一步做了明确分工:李鑫集中精力起草将来提请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的三个文件,即由中央政治局作出的《关于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建立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决定尽快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并起草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的决议。
武健华协助汪东兴组织和实施有关行动方面的各项任务,同时做好协同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工作。
张耀祠同志除坚持日常工作外,届时将负责处理毛远新并与武健华一起解决江青的问题。
我们对行动方案的研究和制订一直到10月3日凌晨4时许才结束。
1976年10月3日晚9时,按约定的时间,汪东兴和华国锋在东交民巷华的办公室又见面了。汪东兴向他详细汇报了粉碎“四人帮”的行动部署和实施方案。
华国锋副主席听完汇报后说:“听了你们制定的行动方案,我认为办法是可行的。我考虑时间是否再缩短一些,争取提前解决。”
汪东兴说:“我看这个主意好,免得夜长梦多。准备时间是否由10天缩短为6天,我们还要提防他们铤而走险先动手的可能。”
华国锋沉吟了一会儿说:“这样吧,你再约叶帅谈谈,看他还有什么新的意见。如果叶帅先来我这里,我和他谈;如果叶帅先去你那里,你就同他谈。”
汪东兴说:“那好,我再向叶副主席汇报。”
第四次密谈。1976年10月4日下午,叶帅如约来到中南海南楼汪东兴办公室。
汪东兴在大门口迎接叶帅。看叶帅走得很急,气喘吁吁,面孔涨得通红,东兴同志请叶慢慢走。叶帅没有放慢脚步,边走边说:“慢不得!慢不得,要一鼓作气啊!”
叶帅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听汪东兴汇报:“2日晚上,我去了国锋同志那里,他告诉我你刚从他那里离开。我把咱们的想法都同他讲了。他认为我们的意见和他的想法原则上是一致的。问题是如何具体化。根据国锋同志的要求,我和张耀祠、李鑫、武健华一起商量了一个粉碎‘四人帮’的实施方案。昨晚,我又去了他那里,把我们研究的实施方案向他详细汇报了。国锋同志认为可行,要我再向你请示汇报,看你还有什么新的意见?”叶帅示意请汪东兴讲。
汪东兴把粉碎“四人帮”的行动部署和实施方案一一作了详细汇报。叶帅听得很仔细。听完之后,他沉思片刻说:“兵法上有这样的话,‘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我看这个计划比较成熟,安排也相当周全了。照这个实施方案执行,必会成功。”叶帅接着又说:“当然喽,还要特别注意保密啊!因泄密导致失败的历史事件太多了。同时警戒要严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一定要把紧这一关。”
汪东兴很赞成叶帅的指示,他强调说:“叶帅讲的,都是从我党历史上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我们将要求所有行动人员务必切实做到。”
最后叶帅说:“基本上准备好了,应抓紧睡个好觉,保持精力充沛,士气旺盛,保证打好这一仗!”汪东兴说:“我们一定组织好,请叶帅放心!”
10月5日下午,华国锋在汪东兴陪同下,亲自检查了设在地下工程内各个隔离点。汪东兴带领有关同志逐一检查、部署战前各项工作
1976年10月4日上午,汪东兴同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毛维忠、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局长刘剑以及武健华一行四人,以一级战备的名义,检查地下工程内各个隔离点,并对地下工程的安全措施、家具用品、盥洗器具、机电设备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后责成8341部队防化科长黄昌泰、工程管理中队教导员廉洁在绝对保密的原则下,按使用状态,做好一切准备。10月5日下午,汪东兴陪同华国锋到地下工程,对各隔离点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认为完好可用。此后,汪东兴、武健华又对怀仁堂会场及其大小门出入口、停车场进行了细致检查;对有关的武器弹药、车辆装备、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和检查。同时,还制订了非正常情况时几种应急的预案。
行动人员的挑选和编组:我们从政治素质、军事技术、身体条件以及对情况是否熟悉等几个方面考虑,经过再三斟酌、反复挑选,从警卫局的局、处、科级干部中,从8341部队的师、团、营级干部中选出了行动小分队和参加此项任务的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编组。
10月5日凌晨2时,汪东兴再次来到华国锋的住地,向他汇报行动前的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同时请示8341部队在行动时与北京卫戍区部队的分工和协同配合问题
华国锋把刚刚离开他家的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吴德又请回来一道商量。
汪东兴对吴德说,我们两家协同行动有三个方面:一是首都的安全,北京卫戍区负责,8341部队仍负责其原有的防务;二是这次行动我们负责的对象是“四人帮”和毛远新,其他的人由你们负责解决;三是有关姚文元的问题。姚文元家住北京市西城区按院胡同,那里的住地警卫由北京卫戍区担任,不属于8341部队管辖。按照这次行动方案,如果姚文元接电话后立即来中南海,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他借故不到,我们马上要去他家行动。为防止发生误会,我们建议北京卫戍区有一位负责同志能到中南海来同我们一起组织这次行动。
吴德说:“我们负责解决的对象住得比较分散,这些人不能就地监护,要找地方安排。行动时可能惊动周围的人,这个问题我们正在设法解决。首都的安全问题我们已经做了全面部署,配合你们解决姚文元那里的问题,我们已决定请吴忠司令员去中南海。”
华国锋副主席最后说:“那好,分工和配合的问题就这样定了。我们与叶帅都谈过,就照这个行动方案办。现在看起来,经过五天的准备,如果不出意外,成功是会有把握的!”
汪东兴进行战前部署,下达任务,宣布纪律,随时处于战斗状态
1976年10月6日,星期三,农历丙辰年闰8月13日。据气象预报:北京地区,白天阴转多云,风力二三级。夜间,多云转阴,风力一二级。最高气温18度,最低气温10度。是个有利于行动的好天气。
这一天是普通的一天,也是历史上难忘的一天。
上午8时许,汪东兴主任同往常一样,让秘书告知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请他们通知政治局常委:华国锋副主席今晚8时,在怀仁堂正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内容有两个:一、研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问题;二、研究建造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问题。
整个上午一切都那么寻常。快近中午时,我经东兴同志同意,到中南海内外去看看动静,观察一下有无可疑征候。我先从南海走到中海,着重看了中南海大西门到怀仁堂一带;又骑上自行车环绕中南海外围转了一圈,特别对中南海周围的几个制高点——电报大楼、景山、白塔等处进行了观察,一切照常。回来后,我报告汪东兴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汪东兴说,按照计划进行。
10月6日下午3时,张耀祠和我到了汪东兴南楼办公室,他要同我们商定当晚处置江青和毛远新的实施办法。汪东兴对张耀祠说:今晚8点钟,由你带上李连庆那个行动小组的四个人,先去把毛远新监护起来。你现在回去后,先找李连庆研究布置具体执行方法。处理完毛远新的问题后,你在丰泽园值班室等武健华带人来,然后你们一起去“中南海201”江青住地隔离江青,由你向江青宣布中央的决定,对她进行隔离审查。你看这样可以吗?张耀祠说没有问题,领受任务而去。
10月6日下午3点30分,我通知四个行动小组的全体同志,集中在南楼汪东兴办公室外面的几间屋子里,等待接受任务。
汪东兴分别对每一个行动小组进行动员,下达任务。
第一行动小组的任务是,负责解决王洪文的问题。组长李广银。队员:吴兴禄、霍际龙、王志民。
第二行动小组的任务是,负责解决张春桥的问题。组长纪和富。队员:蒋廷贵、徐金 、任子超。
第三行动小组的任务是,负责解决江青的问题。组长高云江。队员:黄介元、马盼秋、马晓先(女)。
第四行动小组的任务是,负责解决姚文元的问题。组长滕和松。队员:康海群、张云生、高风利。
现场担任警戒的小组有:丁志有、东方、叶桂新、赵玉信。汪东兴严肃地压低声音对大家说:党中央已经作出决定,对“四人帮”今晚要采取紧急措施,对其进行隔离审查。这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大问题,党中央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果敢地去完成这项政治任务,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有问题吗?每个行动小组都坚决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汪东兴又向大家宣布了三条纪律:
第一,要绝对保守机密。万一失密,败坏了党的大业,那就非同小可,要给以最最严厉的制裁!
第二,要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枪!我们要争取不响枪不流血解决问题,这是上策。
第三,从现在起,以行动小组为单位活动,组长负责,随时作好战斗准备。
今晚具体的集结时间、集结地点、车辆配备以及如何相互协同的问题,由武健华分别向你们布置交代。
10月6日下午5时,我又在中南海东八所小会议室,紧急召开参加行动的其他一些同志的会议。他们是:
8341部队防化科长黄昌泰,工程管理中队教导员廉洁。
服务科长孙洪起,副科长孙振发。
交通科长曹志秀,副科长李合。
汽车驾驶员:史有令、俞桂兴、尚占良、王明臣、吴增彬、张宗臣。
我按照汪东兴的讲话精神,向参加会议的同志作了政治动员,下达了具体任务,提出了保密要求,宣布了三条纪律,通知今晚6时30分,分别集结到指定位置,听候命令。
会后,我忙着到南楼汪东兴处三言两语把“东八所”开会的情况报告于他。他一边听我讲,一边看看手表说:你现在就到怀仁堂,先检查一下,不要有任何疏漏,我一会儿就到。我随即驱车赶往怀仁堂,车停放在“宝光门”隐蔽处。当我跨进怀仁堂大门时,行动队员和会场工作人员正在向怀仁堂集结。
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两位副主席在汪东兴主任陪同下,坐镇怀仁堂,决战“四人帮”
晚6时30分,汪东兴乘车到达怀仁堂门前。下车后,他让司机李合把车子开到西楼大厅北侧与灰色院墙之间的夹道隐蔽。同他一起来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鑫按照计划留在车上。他双手把皮包放在膝盖上,包内是他奉命起草稍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讨论的三个重要文件。
此时,尽管诸事布置妥当,还是怕有什么事情被遗漏了,或者在意想不到的环节上出现差错。汪东兴严峻地说:我们再看看去。
他从怀仁堂正厅、礼堂、东西大院再到门前车场,对所有警戒哨、潜伏哨、机动分队及警卫值班室一一亲自检查。再一次明确他们的任务,重述处置措施。
为了不暴露意图,怀仁堂大门前,公开可见处的警戒部署一律照常,形式上内紧外松。
停车场内,将工作用车及机动应急车辆大部分隐蔽在西门里北侧空场。怀仁堂大门只停放与会者的几辆车子。做到宁静如常,整齐有序。
随身警卫人员依照过去大型会议活动时的规矩,都安排在怀仁堂斜对面的“五间房”休息。责成警卫处长丁志有在怀仁堂前厅警卫值班室处切实执行,严格把关。
五个行动小组准时分别集中在指定位置待命。
执行拘押王洪文、张春桥的两个行动小组,此时正在怀仁堂舞台帷幕后,从事临战前的演练动作。他们有的在进一步检查和擦拭随身携带的手枪和械具,有的在做类似运动员入场前伸腰扭胯、活动腿脚、熟悉着擒拿解脱的动作。
与此同时,其他三个行动小组业已分别集结在怀仁堂以外指定的位置。
负责江青的行动组长高云江同两名成员和三辆轿车正隐蔽在“丰泽园”后门西侧,便于去“中南海201”的马路边。他们暂时都坐在由史有令驾驶的红旗保险车上。
担负姚文元的行动组长滕和松同全组成员及三辆轿车位于交通科以南小桥处待命。不同的是这里还有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以备在必要时配合行动。
软禁毛远新的行动组长李连庆按照张耀祠下午的安排,在丰泽园内待机而动。
汪东兴在检查了以上各项警戒部署和各个行动小组之后,又回到当晚的“主阵地”——怀仁堂正厅。
此刻已是晚7点20分了,我快步到怀仁堂大门外去看看情况。刚迈出门槛,走下台阶,就看到中南海西门一辆大型红旗车开着微灯徐徐驶进,瞬间便停靠在怀仁堂门前。叶帅下车后,手搭车门,泛泛地扫视了停车场,精神矍铄、步履稳健地走向怀仁堂。
“叶帅到了。”我在大门前向叶帅饱含敬意地说了这么一句。
叶帅停步向我看看,像往常一样面露微笑:“东兴同志呢?”
“他正在正厅外间。”叶帅一边听我回答,一边走上石阶,经怀仁堂前厅,熟悉地沿东侧休息室走向正厅。
汪东兴见叶帅进来,紧走几步,在正厅与礼堂的结合部,同叶帅一边握手一边说:“叶帅请你放心。按照预案我又检查了一遍,一切都落实到位,定会顺利完成计划。”
叶帅在礼堂柔弱的灯光下环顾着四周,一切井然有序。他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说:“这是背水一战哪!‘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指望的就是顺利取胜哟!”
汪东兴微微地点点头,语气亲切地答话:“打好这一仗我们是有把握的!”
晚7点40分,华国锋副主席从中南海北门进来,车停在游泳池边,款款地走进怀仁堂正厅。他见叶帅、汪主任都在,没有寒暄,直截了当地问:“东兴同志,一切都就绪了吧?”
汪东兴痛快地回话:“可以说是万事俱备。”接着他又把刚才检查的情况简述了一遍。华、叶、汪三人站成一个品字形,时而挪动几步,时而伫立相视,倾心攀谈。
汪东兴看看手表,对华、叶两位副主席说:“现在是7点45分了,请你们‘入席’就座吧!”他们慢慢移动着步子,三人一起走进正厅,华、叶分别坐定后,汪又指指正厅的东南小门,加重语气地说:“王洪文、张春桥他们就从这里进来。”
接着汪东兴又转身面西,“我的位置就在这排屏风后面。”“武健华在正厅现场,他可以里外照应。”
晚7点55分,隐隐听到怀仁堂入口处不高的话音和嚓嚓的脚步声。我顺着东休息室的长廊向南瞧去,王洪文刚转弯向北走来,我飞速地分别报告华、叶、汪。
王洪文仍是往常的着装习惯,上身穿一件“制式”军上衣便装,下身着一条藏青色笔挺的西装裤,皮鞋光亮。左手提着一只文件包,挺胸直背、趾高气扬地走向正厅,看上去毫无介意地走进了小门,向华国锋、叶剑英望了望,还没来得及吭声,便被两眼射光、威武凶猛的突击队员霍际隆、吴兴禄从左右两侧饿虎下山地扑过去,两双强劲有力的大手,紧紧地钳住王洪文的两臂,一手压下他的肩胛,一手抓住他的手腕高高提举,形成了头低腰弯的“喷气式”。这迅雷不及掩耳的“突击”,使王洪文一时晕了头脑。他涨红的脖颈,转动着不太灵便的脑袋,急促地喊了两句:“你们干什么?你们干什么?”并拼命地扭动着双臂,蹦 着两脚,竭力妄图挣脱。霍、吴由两侧加大力度,李广银、王志民从背后狠狠抓住他的腰带,使王洪文两脚踏空,无力可施。牢牢地被禁锢在离华国锋、叶剑英五米左右的正面。华国锋面对王洪文庄严地宣布:“王洪文,你不顾中央的一再警告,继续结帮拉派,进行非法活动,阴谋篡党夺权,对党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中共中央决定,对你实行隔离审查,立即执行。”
话音刚落,王洪文就被行动小组扭离现场。在正厅“东饮水处”,一副明晃晃的铐子“咔嚓”一声,反背卡紧了他的双手。就在上铐的刹那间,他如梦初醒,无可奈何地道出一句实在话:“想不到你们这样快!”由此也反证了中央提前处置“四人帮”的正确决断。
出“东饮水处”小门,把他押上早已准备在怀仁堂东院的红旗轿车。驾驶员是精明干练、善于处理复杂情况的老手商占良。置王洪文于后座中间,左、右仍由霍、吴掐住他上了铐的双臂,王志民坐在二排副座,将王洪文夹在当中。组长李广银坐在司机旁的指挥位置上,几分钟之内,王洪文就被拘押到隔离室内。
晚7点58分,正当在场外隐蔽处为王洪文上铐子的时候,张春桥已跨入怀仁堂大门。他习惯地沿着东侧走廊由南向北心事重重地缓步走来。他像往常一样,穿了一套半新不旧、看上去还合身的灰色中山装,脚穿着普通的黑色皮鞋,左腋下夹着一只鼓鼓囊囊的文件包,右手不时地将文件包向上撮动着。他不苟言笑的面孔绷得紧紧的。两只阴沉冰冷的眼睛仍然流露着他那刚愎自用的神气。鼻梁高处挂着的近视眼镜凝视前方。他没有环顾左右,直蹬蹬地迈进了正厅。
预伏在小门两侧的突击队员怀着除暴剪恶的强烈使命感,快速夹击,使不堪一击的张春桥“泥塑”“木雕”般地呆立在华国锋、叶剑英的面前。
华国锋严正地宣布了中共中央的决定。“决定”全文,除改换了名字“张春桥”,其他与对王洪文宣布的别无二致。
张春桥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任凭行动小组摆布。他像王洪文一样,被戴上铐子,押解上车,送到地下隔离室。
干净利落地解决了王洪文、张春桥的问题,接下去就是张耀祠、武健华带人去“201”宣布中央隔离江青的决定
汪东兴风趣地面向华、叶两位副主席:“这两个人跟我们合作得不错啊!准时来,按时走,很听指挥嘛!”
华国锋面带笑容地说:“老人家不是说过嘛,宜将剩勇追穷寇!我们要打一个完全彻底的歼灭战!”
说话之间,服务科孙振发用茶盘托上碧绿清香的龙井茶,一一送到华、叶、汪面前。紧张的时刻,一杯浓茶,一块热毛巾,对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极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