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强的人生履历中,法治的色彩似乎一直紧密相随——少年求学于政法院校;年轻时就职于司法部从事法律相关工作;主政湖南期间,力推“法治湖南”建设;再到如今的最高法院院长,法治,终究是周强身上最深的烙印。

周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任最高法院院长,同时,他也是继肖扬之后最高法院第二位法学科班出身的掌舵人。这一专业背景,加上他此前从政时期浓厚的法治色彩,使得外界对中国未来的司法改革充满期待。

 

    求学西政

    对于中国而言,197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后来被认为是转变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起始年;对于中国的法律界而言,197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攻读法律的这一届学生,后来高密度地诞生了一大批对中国法治影响深远的人物。

对于周强而言,1978年也是个特殊的年份。18岁的他从湖北老家黄梅县出发,结束了在独山公社周边大队的两年知青生活,来到重庆,与其他363人一道,进入了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 大学)法律系学习。

   周强所在的这一届,后来成为西南政法大学引以为豪的骄傲,他们当中诞生了后来在中国政界、法学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周强、夏勇、贺卫方、梁治平……在1978级校友入校30周年纪念时,统计表明,这届学生中省部级领导职务的有14人、厅局级领导约100人,知名的法学学者近100人。这就是后来屡被传颂的西政78级神话。

    据后来将这些学生时代生活记录下来的78级校友舒杨回忆,那时候除了体育活动,再没有其他可以娱乐大众的项目,于是唱歌就成了一种选择。“年轻人的心又是比较喜欢群聚扎堆的,像李庆、贺卫方、周强、韩德云这样一些身体特棒、强悍精壮之人,不给内里的激情找到点外放的岔路口,小脸上是要大发好多青春痘的。所以,一到集体排练或登台唱歌,每个人都十分专注,很是投入。

    除了投入地唱歌,周强还给身边许多人留下勤奋好学的印象。他的78级同学、现中央军委法制局大校张建田回忆说,当年因为喜欢读书,经常“违规”跑到图书资源比较丰富的教工阅览室去,掌管阅览室的吴家莲老师还往往因对他们网开一面受到领导批评。

1982年,周强本科毕业后,继续留在西政,攻读知名民法学家金平教授的研究生,他的这位导师对他印象深刻:“周强学习非常勤奋,同学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对老师也尊重。他们那一代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充满希望,对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

 

   成长与历练

   结束7年的西政求学岁月后,25岁的周强到了司法部工作,成为政策研究室法规处的一名干部。刚刚毕业不久的周强就参与了当时的监狱法起草工作。

   1986年,劳改法列入国务院立法规划后,司法部监狱局受命牵头成立了劳改法起草工作小组,周强所在的法律政策研究室是立法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当时周强与他的上级、法规处副处长贾京平也参加到这个立法小组里。

    据司法部监狱局原局长王明迪后来回忆,周强直接参与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在监管改造罪犯法上报后,后期的立法工作周强仍参与其中。

    不少人记得,周强的外语相当不错。他的78级同学闫欣说,当时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在帮别人编辑美国大百科全书的法律词条,碰到一些特别难的法律专业术语,还常常向当时的同事周强请教。王明迪也记得,在当时起草监狱法的过程中,搜集过来的大量外国法律法规需要译校,周强就是当时的主力翻译人员之一。

    比较有趣的是,在4年多的立法起草过程中,虽然任务重、生活艰苦,但大家的生活却充满情趣,精神状态很好。当时因为北京和天津的两处工作小组驻地都地处偏僻,业余时间没有其他娱乐,周末大家就在餐厅食堂搞舞会,请食堂一位工人师傅教跳舞,“周强、王林等同志就此学会了跳交谊舞”。

    周强在司法部一待就是10年,其间的工作也多与其法律背景相关:政策研究室法规处、法规司法律法规处、法制司。从司法部法制司司长的职位上,35岁的周强调入了共青团中央,开始了11年在团中央的历练。

    法治湖南:主政的耀眼名片

    如果不是2007年与周强的一次偶遇,应松年说他还不知道中国的第一部行政程序立法会在何时诞生。在这一年的“两会”期间,周强在人大代表驻地碰到他的老同学、时任湖南省高级法院院长的江必新和中国行政法学会会长应松年。

    应松年在此前已多年呼吁推动行政程序立法,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即在于规范政府权力,一直以来立法推进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他(周强)当了湖南省长后,对法治建设很重视。”200810月,《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出台了,湖南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媒体对湖南政府“作茧自缚”的勇气大加赞赏。

    在行政程序立法之后,周强主政下的湖南又持续出台了一系列诸如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等规范公权力运作的规定,出台了我国首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省级政府规章,并在2011年颁行了《法治湖南建设纲要》。

    周强昔日的同事、湖南省省长徐守盛在今年“两会”期间谈到周强时,这样评价:“他是一个好学上进、工作很有激情、很善于团结同事的一位难得的好领导,而且从他的年龄层面来说,他应该说是一个年轻的老领导,从1998(38岁时)就开始任正部级,在不同的岗位上,积累了一些依法治理的经验,特别是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方面。他的学历背景对我们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很有帮助,而且他有一套依法治国的理念,在我们湖南就有法治湖南的样本。”

周强从西政毕业后到司法部工作时,常与自己的导师金平教授有书信往来。金平常勉励他的学生要好好为官,还为他赋诗,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是“许国不畏身家累,除弊应如金石坚”。

    周强很喜欢上网:“(每天)一小时是最少的,而且各种网都看,还常听外语节目。我也会关注网民的讨论、博客,主要为了了解信息。QQ注册了,网络电话也经常打。”在今年“两会”上,周强说,信息化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中国正处在矛盾凸显期,因此必须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管理社会,处理矛盾冲突。

    也在今年“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时,他就表示,必须维护司法权威,守住司法这个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信法信关系,看谁的关系硬背景深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就麻烦了。”

    在湖南的一次信访工作会议上,周强也明确表态,领导干部不要干预依法办案,以保证司法部门依法办事,公正司法。“所以湖南的一切案子都必须严格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处理。”

    这些话把他身上浓厚的法治色彩勾勒得异常清晰,加上他主政湖南时为推进法治所做的努力,外界对他上任最高法院院长怀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