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轨迹,单凭想象、推理和预设,很难判断、勾画到位。只有走过风雨坎坷,历经成败磨难,才能感知岁月的凌厉,显现人生的真实,感悟其真谛要义。

    这正如一本书,可以有不同的书写,不同的版本:快乐人生、苦难人生、辉煌人生、坎坷人生、执著人生、豁达人生、平淡人生、浪漫人生……酸甜苦辣咸,生旦净末丑,各有千秋,百味杂陈。最泥泞的路上,留下的脚印最清晰。不管色彩是否斑斓绚丽,回望是否百感交集,只要奋斗过、追求过,便都是无悔人生。“岂如人意,但求愧我心。”这样一想,就会块垒顿消,云淡风轻,一切释然。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苦短,有春的希冀、夏的热忱,也有秋的萧索、冬的沉静,就像一曲苦乐、悲喜、得失、成败、聚散、圆缺、顺逆、起伏的交响乐章。但在珍重生命、善待生命者看来,这些人生风雨、无常世事,都是人生的常态,都应以平常心视之。一切随缘,順其自然才是最好。谁也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无论乐山还是乐水,不一样的人生,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生命的年轮从少年转到青年、中年,再转到老年直至暮年,便进入“黄金年龄”了。夕阳岁月一样美好,充满希望。最是桑榆景,人间重晚情,另一半的角色也在不知不觉中,由青年时的情人、中年时的伴侣,不由分说地转换成了暮年的“老来伴”“守护神”。脸上尽管写满菊纹,但心中依旧充盈着希望,始终信守的情义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生易老天难老,这是自然规律。“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天,做好应做的每件事。有智者说:幼小的我们属于父母,青壮年的我们属于国家与社会,到了老年,我们才属于自己。能够认识別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別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认识自己是一种清醒。也许只有到了年已老迈、心也沧桑时,我们才会真正认识自己,用一种宽容、舒适和务实的方式,规划自己的晚年;才会真正体会健康长寿荣华更重要。

人老了并非一切皆了,一样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不过,追求的不是名利、权位和虚荣,而是智慧、真情、平安,是愉悦、健康、长寿。平静、真实而洒脱的晚年生活,没有喧闹,没有吹捧,也没有掌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而,正是没有了虚与委蛇、浮华场面的干扰,才会恢复本真,找到尊严,活出自我。一如沉香,是沉下来的香。浮躁的社会与人心,尤其需要安稳和沉淀。老年朋友对人生有了更多的颖悟,日渐淡泊宁静,更懂得沉淀下来、氤氲成香的道理,从而描画出人生最愜意的轨迹。

只要很知足,就会很快乐。“正欲清谈逢客至,每临小饮报花开”,随心而不逾矩地享受当下,笑对人生,颐养天年,是一种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