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蒋洁敏不是终点

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先是高层密集表态反腐,接着“苍蝇”“老虎”们接连落马,不雅官员雷政富从被微博举报到核实仅用了63个小时,被媒体解读为“反腐提速”。93日,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中央委员蒋洁敏的倒下,更测量出了新一轮反腐风暴的力度。蒋洁敏是最后那只大老虎吗?显然不是。从刚刚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我们可以看出,反腐将保持长期、高压态势,最终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让为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也不易腐的目标。

为了让“家”人看到清晰的中央反腐路线图,本文将从“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反腐思路及动作”和“反腐第二个五年规划释放出的信号”两个方面,来为“家”人捋清当前的反腐现状及方向。

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反腐思路及动作

提出“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路径:一直以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16个字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方针。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上台后,根据我国的反腐现状给出了“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路径选择。不难理解,王岐山说的这个“标”是指惩治正在发生的,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官员腐败问题,这个“本”是指在治标的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反腐败制度,最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在我国反腐败制度还不完善的现状下,王岐山的这一路径选择特别具有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治标呢?习近平在中央纪委全会上亲自作答,要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既打苍蝇又打老虎的治标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腐工作侧重点经历了几轮变化:改革开放前期,反腐工作比较注意县处级、厅局级官员的惩处,涉及省部级官员的较少;等到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发生一些省部级官员甚至中央政治局委员涉案后,反腐工作又侧重于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到了20082009年,各地爆发出不少“蚁贪”时,反腐重点又转向了基层官员。新一届领导集体上台后,立即确定了“既打苍蝇又打老虎”的反腐方针,并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纠正党风;抓住五一、中秋等节点,遏制宴请、送礼风,以保持反腐的长期、高压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9747件,涉案人数13842人,如果这些都是“苍蝇”级官员的话,迄今为止,仅副部级以上“老虎”官员就落马了9位。特别是近期对中石油高管的一锅端,标志着反腐工作已经开始向既得利益集团开战。此外,公款吃喝现象以及送礼风得到了明显遏制。这一点从关门歇业或开始走“亲民”路线的酒店,和过节期间,大中城市不再因为送礼而拥堵的交通中可见一斑。

通过多种手段提高监察能力:王岐山上台后,未对纪委系统人员做明显增减,但对机构设置做了微调。目前,中纪委设27个职能部门,其中,纪检监察室由过去8个增加到了如今的10个:其中负责联系中央国家机关和国有大型企业的纪检监察室4个;负责联系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方的纪检监察室6个。据悉,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案和蒋洁敏案,都是由中纪委纪检监察一室负责。往年,每个监察室一年查处一到两起案件,现在仅一室就已查了两个案件。如果按10个监察室来算,中纪委今年查处案件的力度将会非常大。此外,中纪委对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制度进行了改革:包括巡视组组长一次一授权(不再是铁饭碗,也避免了寻租空间);巡视关口前移,“下沉一级”了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这均提高了纪委监督的独立性和效率。

“开门”反腐提高发现概率:网络举报和网络反腐,在反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中纪委对此早有认知,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班子,搜集网络反腐信息:刘铁男就是因网友的微博实名举报引起了中纪委的高度重视而落马的。今年34月份,中纪委组织小范围座谈会讨论党风廉政建设方向,提出:网络反腐一定要破题。今年9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在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设有“我要举报”专栏。每位通过网站进行举报的举报人,都能得到一个唯一的查询码,根据这个查询码,可以及时查询举报的受理情况。913日,中纪委在其官方网站贴出公告,欢迎举报“两节”期间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这是新版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线后,第一次接受专题举报。据悉,条件成熟的时候,中纪委网站还将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以此,为网络反腐打开另一扇门,来提高腐败的发现概率。

反腐第二个五年规划释放出的信号

有媒体预测,反腐将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大旋律”。先不管这预测是否准确,但无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将奏响未来五年反腐之路的序曲。虽然,目前该工作规划全文还未公开发布,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央相关的报道中,发现其释放出来的信号。

五年规划的核心要义是“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纪委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五年工作规划的目标很清楚,但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可能就涉及到“治本”上来了。

目前,我们国家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实行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体制。这种双重领导体制的弊端显而易见,地方纪委因为要受制于同级党委,根本无法独立开展监督工作。但怎么改呢?

10年来,中央先后推行了一系列的纪检体制改革:比如建立监督领导班子的巡视制度;由中央掌握省纪委书记的提名权与任命权;对地方派驻机构实行“垂直管理”;逐渐改变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模式;巡视组实行“一次巡视、一次授权”等等。但似乎改革效果并没有因此充分显现。

其实,对于纪律检查体制的改革,重要的还是对于监督权力的改革。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五年规划中的“完善纪委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体现了中央对于监督权力方式的改革决心,虽然,我们对如何完善和改进还不得而知,但这足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信号,让我们期待十八届三中全会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