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尔瑞和她的蓓蕾宝宝


少儿舞蹈教育家曹尔瑞


“泡”在孩子们中的曹尔瑞


2013年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少儿春晚向全国首播。中国著名少儿舞蹈教育家曹尔瑞和她带领的60个开封宝宝,应邀参加了《盛世少儿春节大联欢》等三个节目的演出,这是她和宝宝们第三次登中央电视台。2010年初,作为文化部精选的全国十个优秀节目之一,曹尔瑞编导的少儿舞蹈《宝宝会走了》,应邀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表演,受到如潮好评。

开封师范的一位66岁的老教师曹尔瑞,是如何享誉中原、实现了她的梦想呢?

                         梦之源:激情亲情  成就舞“痴”

采访中,曹尔瑞意味深长地说:“我相信一句名言:你只要一辈子坚持一个梦想,将来就会达到连自己也吃惊的境地。”

    40多年前,开封女高校园内19岁的曹尔瑞翩翩起舞,点点雪花叠印在她带补丁的罩衣上,而她却如痴如醉。“我想有一天到北京大舞台上去演出”。年轻的她自信地宣示着自己的梦。她始终感谢开封第一师范学校的讲台,那是她人生转换的又一舞台。“文革”后百废待兴,她跳着舞着,向未来做教师的学生们传授着艺术之美,寻觅着自己从未放弃的舞之梦。没有幼儿舞蹈教育专业教材她自已编编印,三年几易其稿,相继出版了《唱游与舞蹈》《家庭健美游戏》《娃娃学跳舞》等教学专著和教学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和15家省、市电视台热播。

退休后的曹尔瑞与幼儿园合作,开办了试验性质的少儿舞蹈学校,一次次冲向全国优秀少儿舞蹈展演和大赛,从1997年至今,连续摘取6届中国舞协主办的“小荷风采”少儿舞蹈大赛金奖和文化部群星奖还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奖章和中国儿童舞蹈突出贡献奖。

舞台下的曹尔瑞有一个温馨的港湾。现已年逾七旬的吴振邦,是曹尔瑞的伴侣,他说:“爱她就不忍心剥夺她艰辛中唯一的快乐,还要帮她将作品打出去”。吴先生学的是音乐专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曹尔瑞的每个舞蹈音乐,他都要精选、设计,认真打磨。从小在妈妈腿上跳舞的女儿,现在是北京大学的舞蹈讲师,冷不丁的一句话往往就是个好点子。为了妈妈,她兼着开封宝宝们参加大赛的舞台“总监”和化妆师。

激情、痴情、爱情、亲情,圆了曹尔瑞的舞之梦!

      梦之根:会“泡”能“耗”  打造精品 

有人开玩笑说:曹尔瑞的小孙子一跤摔出个全国舞蹈大奖!

一次,曹尔瑞牵着孙子的小手蹒跚学步,孙子小屁股往后一撅,又向前一扑,整个小人儿像摊煎饼一样倒在地上。于是,她立即设计舞蹈动作,在“三翻翻,六坐坐,七爬爬,宝宝会走了”的民谣和咯咯的笑声中,宝宝们夸张稚趣地“爬”出舞台。结尾处当“满地打滚”的宝宝们终于“站”起来拉扯着下场,一位小不点仍慌慌张张爬着追撵小伙伴而去时,令人忍俊不禁。尤其,宝宝们那憨态可掬的表情,前仰后摔、蹬脚抹泪的肢体动作,让编导深受感动。他说,这鲜见的“低幼题材”的美妙舞蹈,是人类作为一个直立的生命状态最生动的展现,也让天下父母想到面对挫折跌倒爬起的“人生预演”。而这个舞蹈,从灵感的火花到走上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尔瑞精雕细刻整整“耗”了两年。

下雨了,孩子们是不会绕过水洼的,天真烂漫的戏水踩水,被曹尔瑞搬上舞台,成了少儿舞蹈之精品《bia ji bia》。飘雪了,一个学生为抢第一而跃起一滑,让她惊呆了,她捕捉到儿童别于成人的“滑”的步态、“滑”的动机、“滑”的欢乐,佳作《下雪了,真滑》令评委笑得东倒西歪。

“有时候孩子们说,曹老师,我要跟你说说悄悄话,最后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吹了吹。我就想,悄悄话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他们渴望和爱他们的人建立起亲密感,希望得到肯定,这就是《悄悄话》这个舞蹈的起源。”曹尔瑞向笔者介绍说,“有一次,暑假结束后,我到学校去,一个小孩看到我说,‘曹老师,我可喜欢你’”。于是,就有了《我可喜欢你》。

曹尔瑞创作的灵感来自整天泡在一起的孩子,他们天性的自然流露和动态之美,被她发现了,领悟了,她抓住了“童真童趣”这个“点”,并将这闪光的细节引申了,放大了,在千百次的“耗”中升华了,成为感动孩子并触动大人心灵的少儿舞蹈力作,被誉之为“小作品大文章”。

曹尔瑞不仅艺术视野开阔,注重儿童特点和时尚元素,而且自觉汲取中原文化的丰厚营养。在她创作的《鼓恋》及《妞妞唢呐娃的鼓》中,开封盘鼓所承载的那种中原大地生生不息的生命迸发力,由娃娃们演绎却别有另一番魅力韵味。少儿舞蹈《我可喜欢你》中一个河南味十足的“可”字,反复诵、舞中又带着极强的节奏韵律。中原文化不但从语言、音乐、表演形式多方面孕育了这朵黄河奇葩,具有其他地域不可替代的独创新颖性,而且提升了少儿舞蹈的品味和内涵,因为,文化是根,文化是魂!

梦之境:大小舞台  拥舞生命

舞蹈家杨丽萍曾说过:“也许,用生命跳舞才是舞蹈的最高境界”。对于曹尔瑞来说,少儿舞蹈的教学和创作,已不仅仅是职业,而是她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事业,更是她夕阳下生命的全部。

曹尔瑞是极其严格认真的。在舞蹈训练现场,五岁的“宝宝”们伸开双臂做着童稚味的前板腰,随着老师从“1”数到“50”时,笑成一朵花的小婷婷表情突然大变,蹲下抹起了眼泪。曹尔瑞搂抱着安抚小婷婷,问宝宝们:“为什么我们能拿大奖啊?因为我们平时吃苦了,流汗了,对不对?”孩子们齐声回答:“对!”小婷婷破涕为笑,又回到队列中坚持训练,直到老师数完“100”。在中央电视台的大赛现场,宝宝们回答主持人董卿说不怕摔的 “秘密武器”,一是特制的 “屁股垫”,二是“功夫”。宝宝们的功夫和意志就是这样“耗”出来的。曹尔瑞坚持认为:首先培养孩子们要站好自己表演的舞台,每个孩子都要知道自己的位置,认真完成集体表演中个体的动作,有责任感,有荣誉感,将来才能更好融入他们人生的大舞台……

曹尔瑞又是柔情似水的。当孩子们静静地围坐在她身边,她轻声说:“幼儿园放学了,你们盼望谁来接你?是爸爸还是妈妈?大家想一想,该做哪些迎接家长的动作呢?”宝宝们三人一组,有的高扬双臂,有的夸张地扭动腰肢,有的小手托着脸颊,冲着玻璃窗外的家长,亲亲地喊着爸爸、妈妈……家长们则殷殷地应答着。互动感染的激情,将舞蹈训练推向高潮。曹尔瑞在游戏在中开发孩子们的艺术想象力。她认为,孩子们的动作不是摆出来的,表情也不是硬教的。她在润物细无声地将做人之美、舞蹈之美、梦想之美,播洒进孩子们一个个幼小的心灵。

    被中国舞蹈研究所所长罗斌誉为“当代少儿舞蹈的一个标志性人物”的曹尔瑞,就是一个拥舞生命、从不停步的舞者,她决不“克隆”别人,更不愿重复自己。她还要带领她的孩子们在更大的舞台上欢乐地探索,苦苦地追寻,因为心灵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前头呼唤她,那就是更新更宏大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