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对晚年再婚的老人——“老哥”和“小凌子”。“老哥”,名叫王恒,84岁;“小凌子”,名叫凌玉秀,76岁。“老哥”和“小凌子”,是两人初识时的互称,几十年后重逢并结合的他们,依然笑眯眯地这样称呼对方。这对老人再婚之前,相识已有53年。53年中,两人彼此的生活轨迹虽有过交叉,但却仅是擦肩而过;53年的人世沧桑过后,两位老人又意外重逢。然后,经历了“老哥”的执著、“小凌子”看淡一切的拒绝,还有开明的子女们的极力撮合,两位老人最终顶着满头白发,将两双苍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因戏相识,缘定异国
提起二人的相识,“小凌子”说:“纯属巧合,祖国这么大,我们没相遇,偏偏要跑到朝鲜,结合还要等上50多年。”
上世纪50年代初,十几岁的“小凌子”是志愿军20兵团68军文工团的战士,入朝后一直活跃在前线慰问演出。1953年,在渤海军区同样是文艺兵骨干的“老哥”,曾代表华东军区文工团入朝进行演出交流,“老哥”是节目的排练负责人。而“小凌子”所在的文工团恰巧负责对接“老哥”他们。
作为双方的骨干成员,“老哥”和“小凌子”就这样相识在了异国,没有惊心动魄、没有烂漫唯美,但却50年后,是在灯光最耀眼的舞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因为需要切磋交流,二人在一起的时间慢慢多起来,一起研究舞蹈动作、一起练习舞台对白、一起打饭,两个人虽然年龄差了七八岁,但两人还是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周过后两个人就“老哥”“小凌子”地亲切互称对方。
两个月下来,活泼的“小凌子”在憨厚的“老哥”心目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小凌子”也对兄长般温暖的“老哥”十分崇敬。不久交流结束,“老哥”要回国了,他心里怀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留恋,踏上了回国之路。而此时的“小凌子”心里也有一丝悸动,但
此时的她,这种感情还只是出于对兄长对亲人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之后不久,抗美援朝结束,“小凌子”也回到祖国徐州,此后两人失去联系。
街头重逢,擦肩再过半世纪
回国几年后,“老哥”重新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1956年,回国后的“小凌子”被单位派往北京学习舞蹈,她和母亲临时住在北京的哥哥家。二人同在北京,但彼此并不知道。巧的是,一天走在大街上的“小凌子”,突然被迎面走过的陌生人喊住,转头回望,似曾相识,随后不禁惊叫了一声“老哥”,故人重逢,欣喜万分,此时离他们初识已有三年。
其实在二人分别后的这几年,“老哥”还是时常会想起“小凌子”,而这次的重逢,使“老哥”突然明白了当初二人分别时,内心那丝隐隐的留恋是什么,原来这个当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小凌子”正是自己一直要找的另一半,他觉得他们的再次相遇一定是缘分。加上此时的“老哥”已经27岁,在当时已算大龄青年。于是他考虑再
三,当街向“小凌子”表白求婚了。
“小凌子”既惊讶又感动,然而她又不得不告诉“老哥”,回国前,部队为防止文工团内部人才外流,已将她包办给本团一位拉手风琴的军官。“老哥”听后,晴天霹雳,但他对此并不十分相信,认为可能是此时的“小凌子”还没有考虑好,或者是她嫌弃他们二人的年龄相差大,而且相信只要自己有诚意一定会打动她的。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他展开了猛烈地攻势。此时的“小凌子”很痛苦,虽然觉得这个人和包办给自己的军官同样比自己大七八岁,但如果能选择她希望选择“老哥”,可在那个年代,军令如山,她没有退路。一心要娶“小凌子”的“老哥”虽然千方百计地想用诚意打动“小凌子”,但当他追到“小凌子”家里,并从她母亲那里得知这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后,彻底绝望了。没有娶到“小凌子”的“老哥”十分痛苦、消沉。为了摆脱这种情绪,走出这段感情,毕业后他主动选择远赴广州工作。
1957年,“小凌子”按指定嫁给了手风琴军官,几年后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而“老哥”一直在广州发展文艺事业,不久也在老家与一位姑娘结婚。此后,彼此也就将对方深埋了心底,只是在某些时候偶然地想起对方。
50年后,我们重新在一起
就这样,“老哥”和“小凌子”各自安静地守着自己的家庭,安静地过着日子,慢慢变成了老头、老太太。其实,经过几年的辗转,后来“小凌子”在济南90医院第二次当兵来到了济南。“老哥”几年后也被调回山东歌舞团工作。两个人又在同一个城市,之后通过一
些共同的战友才知道彼此都在济南,单位业务上也有一些往来。但除了一次“老哥”到“小凌子”单位办业务远远地看了一下“小凌子”的背影之外,这期间谁也没有主动联系过谁,毕竟各自都有了家庭。
2004年,“老哥”悉心伺候7年、病卧在床的老伴安然离世,突然陷入孤独的他,一时变得无所适从,只能从回忆当中寻求慰藉,这时他又怀念起了当年的“小凌子”。而此时“小凌子”,老伴也已去世,早就成了几个孩子的奶奶、姥姥。
2006年初,“老哥”偶然间从战友那得到了“小凌子”现在的电话,打过去,那头的“小凌子”得知是当年的“老哥”且仍住济南没搬走,激动地哭了起来,积攒几十年的委屈与艰辛一下子打开了闸门。了解了彼此的情况后,两人相约以朋友、兄妹的身份见面叙旧。当
“小凌子”敲开了“老哥”家门时,看着彼此的苍苍白发,两人感慨万千,又一次泪如雨下。
这次重逢,又一次燃起了“老哥”生活的希望,如今满头白发的“小凌子”在他眼里依旧美丽,原来这个住在自己心底的“姑娘”,一直都没有放下。“老哥”经过再三考虑,又一次向“小凌子”求婚
了:“香港、澳门都回归了,你也该回归了。前半辈子没娶到你,不要让我把遗憾带进棺材,剩下的时间,让我来重新爱你吧。”“小凌子”没想到“老哥”对自己还是这么深情。但看看两人的满头白发,还是坚决拒绝了。
但执著的“老哥”决定这次不再放弃,每天电话不断、邀约不断。“小凌子”的子女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有反对,反而非常支持,大儿子还专门跑到“老哥”家里和“老哥”谈了三个小时的心,三儿媳还伪装成卖保健品的上门替婆婆“刺探军情”。回来后都更坚定地劝她:“王伯伯是个好人,又对你一直有感情,你有个伴,我们也放心,哪怕你头疼脑热也有人及时通知我们呀。”
老太太最终架不住有双方儿女和“老哥”的轮番“轰炸”,考虑了很久,终于做出了决定:嫁!但有条件——必须正式登记,绝不能不明不白地住在一起。“老哥”和儿女们坚决支持。2006年2月16日,打扮一新的“老哥”和“小凌子”手牵手走进了婚姻登记处,看着迟到了50多年的大红结婚证,这对穿越时空的老人,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