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秀兰,女,出生于1947年9月,山东省肥城县人,中共党员,退休前任青岛李村小学工会主席,退休后任青岛李沧区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二中队中队长、李村街道北山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社区文化团团长、社区离退休老干部协会副会长、社区“鲍秀兰爱心工作室”负责人。
鲍秀兰同志是一名癌症患者,病愈后积极加入到李沧区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中,把志愿服务精神、公益事业作为奉献之本,把帮助他人、服务大众作为自己最大的乐趣。2019年8月,鲍秀兰牵头成立“鲍秀兰爱心工作室”,每周一、三、五组织社区老党员、老同志、志愿者轮流在工作室值班,为社区居民服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鲍秀兰始终把社区居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坚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带领工作室的老党员、志愿者不惧困难、冲锋在前,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誉和好评。
疫情防控的“硬核”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73岁高龄的鲍秀兰是第一个报名参与社区防控的志愿者,今年2月4日以来,她立足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志愿者精神,积极响应街道、社区号召,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进出辖区的居民测量体温、登记排查、治安巡逻、病毒消杀,坚守防控岗位达120多天,一直冲锋在前,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3个小时,一天在岗6个小时,防控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过700多个小时,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的、重大的政治任务,扛起防疫“硬核”担当;同时以打电话、发短信、微信等方式督促社区居民不出门、少出门及出门戴好口罩,并张贴“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500余张,受益人数达400余名。
带头捐款捐物,助力社区防疫
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肩上斜跨布包的鲍秀兰,如今已成为北山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居民笑称她的布包是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她自费购买的口罩、消毒酒精喷雾等防控用品,遇到有需要的居民,她都主动赠予。这个使用多年、磨损严重的布包,鲍秀兰一直没舍得换。对自己吝啬的鲍秀兰,对待他人却十分大方。为进一步助力社区抗疫工作,鲍秀兰带领工作室的老干部志愿者们向社区居委会捐款2700元,其中她个人捐款2000元和捐赠20箱方便面;看到社区里的环卫工人顶着严寒清扫卫生,她采购了一批棉围巾、棉坐垫,分发给周边的环卫工人;为帮助解决社区里一些年迈老人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问题,她多次自掏腰包帮忙采购蔬菜送上家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爱心扫雪摔伤肩膀,她“吊”着胳膊又上岗
今年2月15日,一场大雪给当时严峻的疫情防控工作又增加了一些困难。厚厚的积雪落满大院,鲍秀兰担心居民出行滑倒,用一块宽木板作为工具,撑在身前“赶雪”,清理出一条干净的小路,自己却不慎摔倒,右肩膀摔伤不能动弹。到医院进行了包扎、敷药后,她又“吊”着胳膊来到社区防控志愿岗,忍着疼痛为过往居民测量体温、登记、消毒……这一幕,让不少居民动容。“鲍老师胳膊受伤了都坚持为疫情防控无私奉献,咱也别落下了,一块去为社区出点力。”受鲍秀兰的感召,周围楼院里陆续有13位居民报名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不仅壮大了社区防控力量,也更加凝聚了居民齐心抗疫的心气。
鲍秀兰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心、忠心、决心的家国情怀,是最美“逆行者”。自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鲍秀兰走遍了北山社区所有的疫情防控岗,平均每天步行超过2万步,这对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候累得上床都上不了,穿脱衣服肩膀疼得尤其厉害,实在太困了,倒头就睡,也就顾不上疼了。”鲍秀兰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名老干部志愿者,关键时刻要能冲上、顶上、豁上、靠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努力为社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助力社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也正因为鲍秀兰在疫情防控期间无私帮助他人、真诚奉献社会,2020年4月,社区居民为“鲍秀兰爱心工作室”送上“疫情防护工作恪尽职守 勇于担当”锦旗,向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老干部志愿者们表示感谢。鲍秀兰于2020年4月荣获“全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者”、2020年6月荣获“青岛文明市民”、2020年7月荣获青岛市“最美社区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