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英明的决策,不仅显示了新的一代领导集体解决目前存在的作风不实、不正、不廉决心,更是确立的顺民心、解民意、标本兼治的长效之策。会议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按理说,洗不洗澡这样的事,不应当再让中央和领导发号召,提要求,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当自觉主动地给自己“洗澡”,及时发现并摈弃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陋习。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有些人不但不主动地洗,就是上级号召了、发动了,他们还在左顾右盼,深感说的不是自己,认为了自己干净着呢,好得很!其实,你该不该好好地“洗个澡”,不是你自己认为如何就是如何的,而在于你在群众的眼里是不是真干净,是不是需要好好地洗洗。
纵观日益紧张的干群关系,社会上的仇官仇富情结和出现在部分官员身上、但又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的丑恶现象,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当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到底是给党和政府增了光还是抹了黑。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身上,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与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有些群众“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而应当静下心来,好好地反思一下他们为什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勒紧腰带干革命”,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呼百应,无私奉献。在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深入基层时,都能同企业的员工、高校的学生一起到食堂就餐,或是吃包方便面了事,而我们自己又做得如何?在个人利益与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了首位?正是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使我们部分干部,脱离了群众,败坏了党风和风气,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空前的挑战。
给自己“洗洗澡”,首先要敢于好好地泡一泡,别把自己身上的问题看小了。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就看我们如何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不能错误地认为现在大家都这样,或着是与他们比我还是好的呢?事实也许真的是这样,那我们为什么与那些不如我们的人去比,不去与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去与孔繁森、牛玉儒去比一比呢?只有多与先烈和英模相比,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改正中提高和升华自己。其次要用力搓一搓,把身上的灰尘真正搓掉。不要舍不得下手,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算错了政治账,打错了小算盘,甚至是心存侥幸,信奉所谓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要怕痛,把护短和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当成是相互关心爱护、相互支持,忘记了政治上的关心才是真正的关心这一真理。只有敢于搓得见血,才能起到刮痧的作用,产生真正防微杜渐、治病救人的效果。第三是换上件新衣裤,保持好习惯。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稍不留意,就会重蹈覆辙,前功尽弃。我们要时时警诫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走回头路。要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那样,来警示自己不能用当官来谋求发财,用发财来拓展仕途。不能用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准备自己的后路。
否则,一旦把“洗洗澡”流于形式,走了过场,弄成了“泡温泉”,或是“冲冲凉”,当时是舒服了,但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脱离了群众,像刘志军、李春城那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实践证明,越是那些把自己的后路准备得“很好”的,最终却没了后路。
总之,给自己“洗洗澡”,就是要求我们泡透、搓净、保持好,并且经常地自己给自己“洗洗”,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神清气爽,心无旁骛,一身轻松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