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急救法
李涛
烧伤烫伤后立即涂抹黄油,食物中毒后喝催吐剂,手部受伤流血时立即找绷带绑紧手腕止血……在意外受伤时,人们常用这些急救妙方。事实上,急救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急救效果。一些看似正确的急救方法却很容易弄巧成拙。美国《读者文摘》最新载文,刊出美国多位专家总结出的应该避免的错误的急救法。
一、烧烫伤
错误急救法:被火炉、熨斗或滚烫餐具灼伤后,涂抹黄油可缓解疼痛。然而,专家表示,这是错误的。黄油虽然会在烧伤部位形成保护层,但是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及创面感染。
正确急救法:烧伤后立即用凉水冲患处,以降低温度,遏制高温对皮肤的损伤。用凉水冲患处,还有助于清洗创面,降低感染风险;用消毒纱布或者不粘绷带包裹患处,保持患处清洁和干燥;如果伤处起水疱,切勿随意刺破。
二、误食毒物
错误急救法:当孩子误食有毒物质的时候,很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喝点吐根催吐剂就万事大吉。然而,近期研究发现,吐根催吐剂在急救效果方面并不理想。吐根催吐剂虽然可以刺激胃部诱发呕吐,但是排毒并不彻底,另外,吐根催吐剂还会引起过分呕吐,导致身体缺水,不利于医生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另一大危险是,腐蚀性毒物在呕吐过程中还会对食管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急救法: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来之前,询问专家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比如,让患者口服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粉末可吸收部分有毒物质,减少毒素进入患者血液。活性炭粉末会通过消化道随大便排出体外。但是活性炭粉末必须在患者中毒后1小时内服用才有效果,而且应该在专家指导下使用。
三、割伤擦伤
错误急救法一: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擦洗伤口。
错误急救法二:用碘酒擦洗伤口。
错误急救法三:用外用酒精擦洗伤口。
错误急救法四:用红药水涂抹伤口。
术前或打针前,医生通常用碘酒给皮肤消毒。然而,一旦皮肤破损,就无法使用碘酒消毒杀菌了。一旦皮肤有伤口,碘酒、双氧水、外用酒精都会对皮肤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因此伤口愈合更慢。双氧水在清洗伤口的同时会误杀健康皮肤细胞,外用酒精也会损伤伤口处健康细胞。碘酒可以杀灭伤口处细菌,却不利于清洁伤口,无法保护健康组织。红药水也可杀菌,但是其中含有汞,也有毒性作用。
正确急救法:既可清洁伤口异物及细菌,又能保护健康组织的最有效方法是用水冲洗伤口。受伤部位可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如果担心创可贴粘住伤口,可以使用含有杆菌肽素或新霉素的抗菌软膏涂抹伤口,以增加润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