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八届东亚峰会,并对文莱、泰国进行正式访问后,于同月13日~15日访问了越南。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同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了会谈,并分别会见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国会主席阮生雄等越南领导人,重点就发展中越友好、加强战略合作,以及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等同越方领导人深入交换了意见。
李克强总理此访,是一次成功的“合作之旅”。双方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领域合作,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发表了《新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签署了13个经贸等领域合作文件,标志着两国已经迈入深化合作的新阶段。访问增强了睦邻友好,深化了务实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越南《青年报》称,这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首次访问越南,将加强两国间的政治互信,推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境外华文媒体也纷纷指出,李克强总理访问越南,推动中越关系取得新突破,开创了双方管控分歧、务实合作的成功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十六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四好精神指引下,中越各领域友好合作全面发展,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自2004年以来,中国一直是越南的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国之一。截至2013年8月,中国在越投资项目934个,注册资本47.9亿美元,位居越南外资投资国第13位;越南是中国第四大留学生来源地,越南在华留学生超过14000人;中国连续多年成为越南最大的游客来源国,去年到越南旅游的人数超过140万人。
毋庸置疑,由于历史的、现实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原因,中越之间也有着绕不开的问题。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视中国为主要对手,将越南视为新的补给基地,一直对中越进行离间和分化。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横亘在中越两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道路上的一大难题。南海领土纠纷中,以中越争议的范围最大。近几十年来,中越除了发生过陆上边界战争,同时也发生过海上军事冲突和摩擦事件。中国成了越南国内民族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而越南在中国舆论中的形象也同两国海上冲突绑定在一起。
如何创新思维,破解两国关系中历史遗留问题?对此,李克强总理提出用“三条主线”来解决。第一条主线就是“积极推进中越海上共同开发,成立中越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工作组的工作,力争湾口外海域共同开发取得实质进展,为探索在更大范围开展海上共同开发积累经验”。几年前,中越通过谈判划定了北部湾边界,而在北部湾关口之外尚存分歧。李总理提出的第一条合作主线,延续了两国在北部湾谈判合作解决争议的精神,标志着中越处理南海问题迈出破冰式的实质性一步。第二条主线是“加强战略规划,成立基础设施合作工作组。统筹推进两国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等领域务实合作。”中越在陆地上有很长的边界,在互联互通上,陆地基础设施应具有更好的条件。同时,双方提议在金融领域加强合作,“成立中越金融合作工作组,研究商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和结算协定,维护两国乃至本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发展”。此为第三条主线。加强金融合作能够增强两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这也向外界发出了中越双方在面临共同挑战时相向而行的积极信号。中越即将成立的海上、陆上、金融三个联合工作组,将加快两国陆上大项目和海上共同开发进程,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以共同开发实现解决南海问题的意愿。
中越共识和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在加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保持国内及周边稳定,专心发展经济,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两国共同利益。中越关系具有特殊性,双方地理相近,文化相通,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相似,政治上相互倚重,两党关系牢固。中国和越南治国理政的共同点较多,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中国参加抗美援越战争,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即便后来两国发生过边境和海上战争,但也不会成为影响两国交往的障碍。近二十年来,中越贸易有了长足发展,截至今年8月,中越双边贸易额超过400亿美元,今年有望提前实现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国,越南是中国在东盟内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国。越南领导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帮助其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南海问题上,中越海上问题有别于中菲南海争端,其管控和解决拥有相对优势和条件。两党两国领导人就海上问题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对话,有业已实施的指导海上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协议,有中越政府边界谈判等各种机制,有各类工作组及外交部海上危机管控热线,也有开展海上合作的积极意向作保障。在战略需求上,中国周边外交的东南亚方向,越南有一定的特殊性。长期以来,菲律宾和越南都是中国所面临的海洋领土主要争议国,而且双方都有联手对抗中国之意。在中国面临菲律宾挑衅的情况下,如果对越南进行强力打压,无异于把它推向对立面,越南也极有可能把美国因素引入金兰湾,这样一定会对中国解决南海问题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中国的持续发展是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地缘政治变量,对地区国家的影响力仍在不断增强。越南是东南亚第二人口大国,中越处理好分歧,对双方都有好处。
中越关系的新突破,开创了两国管控分歧、务实合作的成功模式,对其他国家发展对华关系也有示范作用。在中国周边存在各种领土争端中,涉及范围最广、牵涉国家最多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莫过于有关南海诸岛及其周边海域和海底资源的主权争端。中越如果能通过谈判达成海上谅解和合作,作为亚洲最严重的地缘政治难题之一,在目前中国面临菲律宾一再挑衅的情况下,寻找到解决南海问题的突破口,将有助于南海问题解决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李克强总理访越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日本不平静了。日本媒体呼吁本国领导人积极开展东南亚外交,在海洋秩序建立上强化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指出以东盟为舞台,日美两国和中国相互牵制的格局从来没有改变过,但是此次东盟峰会上美国的存在感低下,而中国的攻势增大,希望安倍政权能强化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在制定海洋秩序上从背后加一把力。日本媒体的酸溜溜言论如同皇帝的新衣,赤裸裸地暴露其妄图联合美国包围中国的野心。
当前,在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越都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重视发展对越关系,越南在发展对华关系上主动性也在增强。今年6月,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访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全面规划了如何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容涵盖高层往来、党际交流、军事交流、地方合作、经贸、投资、农业、科技、人文等各个领域。在最具争议的南海问题上,双方也多次对外发出力争把挑战转变为合作的积极讯息。此次中越双方鲜明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中越两国有诚意、有能力和智慧推动两国合作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维护好南海和平。中越友好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新形势下,相信随着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也将享受到中越关系发展带来的更多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