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一位重症癌症病人,被医生判了死刑。但是, 他不但战胜了病魔, 而且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癌症患者,使不少病人重新树立生活信心,逐渐康复,癌症病人称他为救星

他,就是余姚市副市级老干部冯永求。

 

病魔就是腐败分子, 你强它就弱

冯永求1938 10 月出生, 曾担任余姚市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局原局长,副市级巡视员等职,连续两届当选宁波市十佳公仆。

1997 年盛夏的一天,连续工作了几天的冯永求,直到凌晨二点才吃上晚饭,却发现喉咙如有火在烧,连一口汤也咽不下。第二天一大早, 他匆匆赶到医院检查, 才发现自己患了食道癌。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手术。

冯永求愣住了,自己还没有退休,难道短暂的生命就要结束?短暂的惧怕之后, 他马上调整了心态:病魔就是腐败分子,你强它就弱; 你弱它就强。他瞒着单位领导、同事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直到10 日才请假住院。10 10 日,冯永求上了手术台,切除了12 厘米的食管。

手术后一个月,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这以后,癌症曾一度复发,但在冯永求坚强、乐观的性格面前,病魔终于退却了。但和他同时发现病情的几位病友, 却过早离世了。他从中掌握了一条规律:癌症病人三分之一是因恐惧被吓死的,三分之一能依靠科学治疗延长生命,还有三分之一的病友则能靠科学锻炼战胜病魔, 恢复健康。

 

为更多病友实现康复梦” 

为了与病友一起分享心得,2002 年,冯永求和余姚市另一位市级老领导陆永周一起,共同组建了余姚市癌症康复协会(俱乐部),并担任副会长,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2011 年开始,又担任了会长。

要使癌症病人康复,不但要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树立他们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还要帮助他们解决治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还要纠正社会对癌症病人不正确的理解和偏见,工作量大而且情况复杂琐碎。作为一个曾经的病人,冯永求经常到病友的病榻前或家中,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癌症不可怕,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凤山街道剑江村农民何站富曾经患了乙肝,繁重的体力活使他的肝病发展成了肝癌,他绝望了。冯永求找到何站富,不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而且从慈善机构为他争取来3000 元钱, 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听着冯永求发自肺腑的话,何站富哭了。从此,在冯永求的指导下,他一边科学治疗一边锻炼,已顺利度过了年半。如今,何站富还担任了余姚市癌症康复协会肺组的组长, 忙着为其他病友服务。他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对于我们来说, 就是要帮助更多的病友实现康复梦

泗门镇东大街居民林旭患了食道癌,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亲朋好友那里能借的都借遍了,春节前看到别人家喜气洋洋,而自己家却冷冷清清, 情绪更加低落。当冯永求和协会的同志上门来看他,并送去2000 元慰问金时,他激动地向冯永求深深一鞠躬,喉咙因病不能发声,就在写字板上写道:协会是我家,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 

去年冬天,冯永求对马渚镇位申请入会的病友挨家挨户进行调查摸底、情况核实,并向他们进行上门慰问。当下叶村胃癌病友魏立萍母女等位贫困病友拿到雪中送炭的3000 元慰问金, 都感激不己,有的还下跪致谢。

今年26 日上午,在泗门镇听完省医院的教授防癌知识讲座后,冯永求中午冒着倾盆大雨,直接来到肠癌病人余尧良家中。72 岁的余尧良癌症已转移到肺部, 医生要求做靶向治疗,但他已缺乏治疗信心。冯永求主动上门,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终于说服余尧良不放弃治疗。

兰江街道三凤桥村病友朱炳国和凤山街道报房村病友鲁家南分别患了食管癌, 家境贫困,情绪低落,冯永求多次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开导下,两位病友积极治疗,参加锻炼,调整心态, 现在一个已顺利度过了12 年, 另一个顺利度过了年多。

 

抗癌明星也是救星

据余姚市癌症康复协会统计,目前全社会癌症病人的当年死亡率高达60% 以上。但该协会会员中,存活年以上的达213 人,10 年以上的88 人, 还有24 名病友康复后已转为名誉会员,冯永求和其他位病友被评为浙江省抗癌明星。康复和存活年以上的会员达90% 以上,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康复, 在冯永求提议下,余姚市癌症康复协会在马渚、泗门、小曹娥个镇成立了康复站, 并按病种在协会设立了康复小组,一面组织会员学习交流康复经验和体会;一面呼吁全社会关心、照顾癌症患者。为了保障协会活动的经费,一辈子没有看过别人脸色的冯永求到企业、跑机关到处求人。有一次,他乘公交车到梨洲街道一家企业募捐,半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 把里外衣服都淋透了。企业负责人看到后,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后来,这位企业负责人不但当即资助癌症康复协会,而且动员其他企业家捐助。市慈善总会、市总工会、宁波太平洋慈善基金会也向余姚市癌症康复协会伸出了援助之手,已累计帮助200 多名癌症病人康复。冯永求因此被余姚市许多癌症患者称为救星

冯永求的老伴总是埋怨他比在职时还忙,是呀,他是余姚市癌症康复协会的当家人, 把家当作了办公室, 每天除了早上按时锻炼外, 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癌症康复工作。他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拿补贴,从不报销电话费和市内交通费。他说:一个共产党员、党的干部,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追求,清正廉洁是必备的素质,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