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作用发挥为目标,全域化助力老同志发挥正能量

1.在平台搭建上下更多功夫。把党委政府所需所盼与老干部所能所愿有机结合起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关心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不断拓宽老干部发挥优势作用的渠道。推进在学校、社区、乡村、福利院、养老机构以及公共服务场所等广泛开辟志愿服务站点,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搭建点多面广、形式多样的平台载体。结合各平台举办读书班、培训班、报告会、座谈会、辅导讲座等途径,经常性开展适合老干部特点的学习培训,让他们了解新形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帮助老干部提高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2.在资源整合上作更多努力。会同卫健、农委、政法、教育、科技等部门,积极联系老龄委、关工委、老科协等涉老机构和组织,构建协调联动机制,整合力量、整合资源、整合平台、整合活动,着力解决好发挥老干部作用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真正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老干部工作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联动合作的网格化工作格局,增强协同服务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集中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与就地就便发挥作用相结合,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与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相结合,线下组织与线上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相结合,让不同情况的老干部便于参加,推动老干部发挥作用多层次、广覆盖。

3.在品牌打造上花更多力气。借鉴浙江“银耀之江”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经验,依托现有的“泰有为”作用发挥平台,在市级层面打造老同志作用发挥总品牌,将各市(区)组织老同志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均纳入“泰有为”平台之中,化零为整、协同策划,精心打造有需求、接地气、聚人气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特色项目示范,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常态化开展各具特色的“最美老干部”示范典型宣传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组织形式,彰显时代特征,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引起共鸣。在此基础上,探索志愿者星级评定、积分奖励等办法,对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领域做出突出业绩的老干部,及时给予褒扬和奖励,激发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以机制建设为根本,全域化构建融合发展新体系

1.构建目标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将老干部工作进行细分,在全市老干部工作要点和全局年度重点工作制定的过程中,甄别出常规性、单一化工作和综合性、多元化工作。对于常规性工作,仍按照各处室(单位)职能进行分配;对于综合性工作,由各处室(单位)共同商定可操作、可量化、可实现的工作目标,以目标任务为靶向,完善“职责联动、目标驱动”的工作模式,促进各处室(单位)协同合作,形成统筹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实施项目化运作工作模式。将共同目标自上而下进行拆解,分解为若干个便于执行的项目,明确任务要求、时间进度、责任处室、责任人,必要时可以根据项目内容及工作需要从各处室(单位)抽调人手成立临时工作专班,切实保障重要项目的推进力度,通过项目化运作,构建起“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顺畅”的工作模式,从而更好的实现工作目标。

3.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基于目标管理下的项目化运作模式,建立完善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处室自评与全局互评相结合、领导打分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评价制度贯穿于目标管理全过程。通过考核评价,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制定改进措施,明确整改方案,为促进全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见图1)

1:老干部工作运行机制流程图